[实用新型]一种锂离子电池用极片及叠片锂离子电池有效
申请号: | 201721534849.2 | 申请日: | 2017-11-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7602715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10 |
发明(设计)人: | 夏信德;陈阳;武献磊;黄满湘;马莹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省鹏辉电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10/0585 | 分类号: | H01M10/0585;H01M4/13 |
代理公司: | 北京盛凡智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16 | 代理人: | 曾龙 |
地址: | 463000 河南省驻***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卡壳 半透明电极 电解液容器 多层组合板 上端 叠片锂离子电池 锂离子电池用 本实用新型 电极插套 多级覆盖 密封底座 包裹层 金属触 极片 外接 电解液反应 安全线路 底部密封 金属触片 离子运动 上部位置 电解液 粘接相 短路 插条 接电 存储 金属 外部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锂离子电池用极片及叠片锂离子电池,包括半透明电极透过多层组合板和上位卡壳,所述半透明电极透过多层组合板的底部安装有多级覆盖密封底座,所述多级覆盖密封底座的上端安装有电解液容器,所述电解液容器位于半透明电极透过多层组合板的底部,所述电解液容器的上端安装有电极插套,所述电极插套的上端设有金属触座,所述上位卡壳与金属触座通过粘接相连接,所述上位卡壳的右侧设有包裹层。本实用新型有助于电解液反应离子运动透过、装置整体底部密封、存储电解液及布置和连接外接接电金属触片,通过设置上位卡壳、包裹层和金属插条有助于装置整体上部位置固定及其外部包裹并安装外接短路安全线路。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池器具器械设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锂离子电池用极片及叠片锂离子电池。
背景技术
锂离子电池是一种二次电池(充电电池),它主要依靠锂离子在正极和负极之间移动来工作。在充放电过程中,Li+在两个电极之间往返嵌入和脱嵌:充电时,Li+从正极脱嵌,经过电解质嵌入负极,负极处于富锂状态;放电时则相反。锂系电池分为锂电池和锂离子电池。手机和笔记本电脑使用的都是锂离子电池,通常人们俗称其为锂电池。电池一般采用含有锂元素的材料作为电极,是现代高性能电池的代表。而真正的锂电池由于危险性大,很少应用于日常电子产品。根据锂离子电池所用电解质材料的不同,锂离子电池分为液态锂离子电池和聚合物锂离子电池。然而,现有的锂离子电池用极片及叠片锂离子电池上缺少有助于电解液反应离子运动透过、装置整体底部密封、存储电解液及布置和连接外接接电金属触片的装置,有些锂离子电池用极片及叠片锂离子电池上缺少有助于装置整体上部位置固定及其外部包裹并安装外接短路安全线路的装置,不能满足实际情况的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锂离子电池用极片及叠片锂离子电池。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锂离子电池用极片及叠片锂离子电池,包括半透明电极透过多层组合板和上位卡壳,所述半透明电极透过多层组合板的底部安装有多级覆盖密封底座,所述多级覆盖密封底座的上端安装有电解液容器,所述电解液容器位于半透明电极透过多层组合板的底部,所述电解液容器的上端安装有电极插套,所述电极插套的上端设有金属触座,所述上位卡壳与金属触座通过粘接相连接,所述上位卡壳的右侧设有包裹层,所述包裹层的上端设有金属插条,所述金属插条的右侧设有耐磨卡槽。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耐磨卡槽上设有绝缘密封层。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半透明电极透过多层组合板的左端安装有矩形反应区,所述矩形反应区的左侧设有回流区,所述回流区的左侧一侧设有密封层和加固板。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包裹层内设有金属加强薄片。
现场使用时,操作人员首先将装置整体移动到合适位置,再将装置整体固定,其次,通过半透明电极透过多层组合板、多级覆盖密封底座、电解液容器、电极插套和金属触座先存储电解液并对装置整体底部密封,再电解液反应离子运动透过,然后,布置和连接外接接电金属触片,最后,通过上位卡壳、包裹层和金属插条先固定装置整体上部位置并将其外部包裹,再安装外接短路安全线路,即可进行电池安装及电量输出工作。
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半透明电极透过多层组合板、多级覆盖密封底座、电解液容器、电极插套和金属触座有助于电解液反应离子运动透过、装置整体底部密封、存储电解液及布置和连接外接接电金属触片,通过设置上位卡壳、包裹层和金属插条有助于装置整体上部位置固定及其外部包裹并安装外接短路安全线路,且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经济实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省鹏辉电源有限公司,未经河南省鹏辉电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53484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叠片单元制作装置
- 下一篇:一种卷绕式电池及电池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