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三氮唑合成气相管道上的淋酸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1532960.8 | 申请日: | 2017-11-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7562854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03 |
发明(设计)人: | 张纪平;张书青 | 申请(专利权)人: | 新泰市日进化工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J4/00 | 分类号: | B01J4/00;B01J10/00;C07D249/08 |
代理公司: | 北京冠和权律师事务所 11399 | 代理人: | 朱健;陈国军 |
地址: | 271200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容器本体 酸贮 三氮唑 氨气 本实用新型 淋酸装置 喷淋装置 雾状喷淋 合成气 处理压力 化工设备 气相出口 容器设置 上下两端 酸输入口 压力恒定 甲酰胺 正压力 副产 减小 排出 收率 消耗 外部 进口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化工设备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三氮唑合成气相管道上的淋酸装置,包括容器本体,所述容器本体内设有喷淋装置,所述喷淋装置包括酸贮容器,所述酸贮容器设置在所属容器本体外部,内为正压力且压力恒定,所述酸贮容器的一端通过管道与雾状喷淋头相连,所述雾状喷淋头设置在容器本体中心位置,所述酸贮容器的另一端设有酸输入口,所述容器本体上下两端分别设有气相出口和气相进口。本实用新型设提高了三氮唑的收率,减少甲酰胺的消耗,同时减少氨气的排出,对副产氨气的处理压力减小,降低生产成本。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化工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三氮唑合成气相管道上的淋酸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1,2,4-1H三氮唑的制备方法有两种:一种是甲酰胺与水合肼反应生成 1,2,4-1H三氮唑;另一种方法是甲酸与氨发生中和反应生甲酸胺,甲酸胺与水合肼反应生成1,2,4-1H三氮唑。在两种反应过程中都有副产物氨气产生,对氨气的排放处理会造成一些问题,一是副产物处理成本高;二是氨也是三氮唑生产方法中的另一种原料,不回收利用也是对资源的浪费,所以为了减少副产物处理成本,同时有效利用副产的氨,来降低三氮唑的生产成本,是一个有待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三氮唑合成气相管道上的淋酸装置。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使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三氮唑合成气相管道上的淋酸装置包括容器本体,所述容器本体内设有喷淋装置,所述喷淋装置包括酸贮容器,所述酸贮容器设置在所属容器本体外部,内为正压力且压力恒定,所述酸贮容器的一端通过管道与雾状喷淋头相连,所述雾状喷淋头设置在容器本体中心位置,所述酸贮容器的另一端设有酸输入口,所述容器本体上下两端分别设有气相出口和气相进口,所述气相出口下端与所述容器本体内部连通,另一端与外部连通,所述气相进口上端与所述容器本体内部连通,另一端与反应釜排气口相连接。
为了增加气相与液相的接触面积,作为优选,所述容器本体内设有若干水平设置的隔板,所述隔板上放置磁环,所述雾状喷淋头设置在由上至下第二层的所述隔板上方。
为了能使气体畅通,作为优选,所述隔板上均匀分布有若干通孔。
为了给淋酸设备内部进行冷却,作为优选,所述容器本体内部贯穿隔板设有若干直管,所述直管的下端均与设置在所述容器本体侧面底部的冷却液进口相连,所述直管的上端均与设置在所述容器本体侧面上部的冷却液出口相连。
为了使得与冷却液输入装置对接方便,作为优选,所述冷却液进口和冷却液出口均设有法兰接口。
为了能够实时监测淋酸器内的温度,作为优选,所述容器本体顶部设有温度感应器,所述温度感应器插入容器本体内。
为了能够实时监测气相出口处的pH值,作为优选,所述气相出口处设有氨含量检测计。
为了能够调节冷却液进量以及酸喷淋量的大小,作为优选,所述冷却液进口处、所述酸贮容器与所述雾状喷淋头之间的管道上均设有电动控制阀。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设置有喷淋装置,使得通过向淋酸器内喷淋甲酸,使甲酸与副产物氨气充分接触,生成甲酸氨回流到1,2,4-1H三氮唑反应容器中,与水合肼反应,提高了三氮唑的收率,减少甲酰胺的消耗。同时减少氨气的排出,对副产氨气的处理压力减小。
(2)本实用新型设有若干直管,直管内通有冷却液,相对高的沸点的甲酰胺、甲酸氨等有机物通过冷却回流到反应釜内,减少原材料的浪费损耗,价低生产成本。
(3)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容器本体内设置隔板,隔板上设有通孔以及磁环,使得淋酸器内,气体畅通也增加了气相与液相的接触面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新泰市日进化工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新泰市日进化工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53296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