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模块化海草房屋面有效
申请号: | 201721532792.2 | 申请日: | 2017-11-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7484846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12 |
发明(设计)人: | 雷振东;王雪菲;陈景衡;许泽寰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E04D11/02 | 分类号: | E04D11/02;E04D13/16 |
代理公司: | 西安恒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61216 | 代理人: | 王彩花 |
地址: | 710055***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海草 槽钢龙骨 找平层 保温防水层 本实用新型 结构层 模块化 屋面 上铺 垂直 保温隔热 紧密排列 抗裂材料 平行分布 屋顶面层 性能品质 装饰材料 装饰性 防腐蚀 连接端 外露 预制 涂料 防火 架设 民居 屋脊 伸出 延伸 保留 统一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模块化海草房屋面,包括屋面的结构层,结构层上铺设有找平层,找平层上安装有多组平行分布的固定连接单元,每组固定连接单元垂直于屋面的屋脊设置,在找平层和固定连接单元上铺设有保温防水层,每组固定连接单元的上部连接端伸出保温防水层并安装有一个槽钢龙骨,每两个相邻槽钢龙骨之间垂直架设多个海草模块,多个海草模块沿槽钢龙骨的延伸方向紧密排列。本实用新型将预制海草模块作为屋顶面层,利用了其保温隔热的性能,海草材料具有防火防腐蚀的性能,这样的装饰材料可以外露,不必再外加抗裂材料和涂料,达到功能性与装饰性的统一,利用现代构造方法,既保留了传统海草房民居的风貌特色,又提高了海草房的性能品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传统乡土民居保护更新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模块化海草房屋面。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建设美丽乡村政策的推进,近年来传统乡土民居的保护更新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海草房是山东半岛沿海地区的传统民居建筑,其最大的特点是屋顶由海草(学名大叶藻)苫造而成,形态质朴自然,冬暖夏凉,抗风防雨,展现了沿海传统民居的独特风貌,是珍贵的建筑文化遗产。近年随着村镇建设、乡村旅游的发展,对能满足现代生活品质的海草房的需求逐渐增加。但传统的海草房屋顶是由工匠手工苫造,存在着施工复杂、周期长和耐久性差的缺点,无法适应现代建筑施工体系。因此有必要利用现代建筑技术改善海草房屋顶的构造形式,提高物理性能,同时维持传统海草房屋顶的风貌特点。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和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模块化海草房屋面,克服现有海草房屋顶施工周期长,操作技术复杂,难以把控产品质量,耐久性差的缺陷。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模块化海草房屋面,包括屋面的结构层,结构层上铺设有找平层,找平层上安装有多组平行分布的固定连接单元,每组固定连接单元垂直于屋面的屋脊设置,在找平层和固定连接单元上铺设有保温防水层,每组固定连接单元的上部连接端伸出保温防水层并安装有一个槽钢龙骨,每两个相邻槽钢龙骨之间垂直架设多个海草模块,多个海草模块沿槽钢龙骨的延伸方向紧密排列。
本实用新型还具有如下区别技术特征:
每组所述固定连接单元包括多个沿直线分布的固定连接件,固定连接件包括钢板,钢板通过膨胀螺栓固定在找平层上,钢板上固定有角码的水平面,角码的垂直面伸出保温防水层并紧贴槽钢龙骨的垂直面。
所述角码和槽钢龙骨通过螺栓固定。
所述海草模块为长方体形状,海草模块包括海草料块,海草料块通过预埋件固定在背板上,背板通过螺钉固定在槽钢龙骨上。
所述的槽钢龙骨的截面为倒U形结构,每个槽钢龙骨之间等距离平行分布,所述海草模块的大小相同。
每个所述海草模块的长度等于两个槽钢龙骨之间的距离。
所述找平层厚度为15mm~25mm。
所述保温防水层的厚度为55mm~65mm。
所述结构层为建筑本身屋顶结构的钢筋混凝土板,所述找平层为水泥砂浆,所述保温防水层是由硬泡聚氨酯喷涂而成。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有益的技术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利用海草材料优秀的物理性能,将其预制为海草模块后再进行施工的构造方法,可以使海草房的施工脱离经验化、手工化,更加标准化、工业化。将预制海草模块作为屋顶面层,既利用了其保温隔热的性能,同时,因为海草材料具有防火防腐蚀的性能,这样的装饰材料可以外露,不必再外加抗裂材料和涂料作为保护,达到功能性与装饰性的统一。利用现代构造方法,既保留了传统海草房民居的风貌特色,又提高了海草房的性能品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未经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53279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