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机换向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721531016.0 | 申请日: | 2017-11-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7398993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22 |
发明(设计)人: | 袁亚蒙 | 申请(专利权)人: | 袁亚蒙 |
主分类号: | H02K13/10 | 分类号: | H02K13/10;H02K13/00 |
代理公司: | 成都正华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9 | 代理人: | 李林合 |
地址: | 010300 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 | 国省代码: | 内蒙古;1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机 换向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机换向结构,其包括内环与外环,内环侧壁上垂直于轴向均布设置有若干内环安装槽,内环安装槽内安装有电刷,电刷末端通过弹簧与内环安装槽的底部连接,电刷的下端与导线连接;外环与内环相配合,外环内壁上垂直于轴向均布设置有若干外环安装槽,外环安装槽内设置有导电块或绝缘块,导电块的末端设置有导电块盒,导电块盒与导线连接。本实用新型能够压灭浪涌电流产生的电火花、并能方便的更换电刷,具有节省成本,结构简单,效果显著等优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磁转换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机换向结构。
背景技术
浪涌电流是电源接通后的断开瞬间,流入电源设备的峰值电流。由于输入滤波电容迅速充电,所以该峰值电流远远大于稳态输入电流。由于峰值电流过大,常常会在电机内产生电火花,高温烧损换向结构中的电刷及导电块,减少电机的使用寿命。现有换向器的铜排布局,目的是为了连续导电使用,尽可能地防止电火花的形成;一旦火花大量连续出现,就会在换向器上的铜排上产生严重烧损氧化现象,严重影响换向器的导电性能,因而传统的换向器结构很难利用浪涌电流工作。
同时,现有电机的换向结构中,换向器都是固定设置于转轴上,当换向器损坏后,通常只能整体更换电机,代价高昂;单纯将换向器设置为可更换结构,又容易出现安装不便,同时使用寿命不高的情况。
现有换向器导电时间长,对换向器中的铜片等结构磨损严重,且因为换向器为一体生成的部件,换向器一旦出现磨损过大,就只能整体更换。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提供了一种能够压灭浪涌电流产生的电火花、并能方便的更换电刷的电机换向结构。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下列技术方案:
提供了一种电机换向结构,其包括内环与外环,内环套设于转轴上,内环侧壁上沿圆周方向均布设置有若干内环安装槽,内环安装槽内安装有电刷,电刷末端通过弹簧与内环安装槽的底部连接,电刷的下端与导线连接;内环外侧与外环套接,外环内壁上沿圆周方向均布设置有若干外环安装槽,外环安装槽内设置有导电块或绝缘块,导电块的末端通过弹簧安装于导电块盒内,导电块下端与导线连接。
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外环由若干弧形块拼接构成。
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内环为非转动部件,外环为绕内环转动的转动部件。
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外环为非转动部件,内环为绕内环的中心轴转动的转动部件。
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内环上相邻内环安装槽内的电刷分别设置为绝缘刷和碳刷。
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内环安装槽内的电刷包括至少两个相互间隔设置的绝缘刷与碳刷。
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外环上相邻外环安装槽内分别设置有导电块和绝缘块。
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外环安装槽内包括有至少两个相互间隔设置的导电块和绝缘块。
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内环上对称设置的两个内环安装槽内的电刷通过导线串联。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上述电机换向结构的主要有益效果在于:
通过在电机内设置内环与转轴,相比现有电机内的换向结构,便于内环的拆卸;通过在在内环内设置内环安装槽,相对于现有将电刷固定设置于内环上的结构,便于对电刷进行更换,当有电刷因为磨损严重无法工作时,通过更换相应电刷即可维持电机继续工作,节省成本,避免因为部分电刷损坏即需要更换整个电机;通过在外环安装槽内设置导电块,使得导电块出现磨损时,也可以方便地进行更换;从而提高电机整体的使用寿命。
通过在内环安装槽内设置弹簧,使得电刷与导电块摩擦时,在摩擦力和压力的作用下,电刷能够向内环安装槽内回缩,进而减小摩擦导致的磨损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袁亚蒙,未经袁亚蒙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53101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清理料位装置的灰斗
- 下一篇:一种具有减震功能的变压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