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复合式空铁驱动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1721530985.4 | 申请日: | 2017-11-16 |
| 公开(公告)号: | CN207403601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25 |
| 发明(设计)人: | 赵德鹏;唐通;孟贤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黑冻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0L11/18 | 分类号: | B60L11/18;H01M8/0432;H01M8/0438;H01M8/04537;H01M8/04701;H01M8/04746;H01M8/04858;H01M8/04007;H01M8/0606;H01M8/1007;H01M8/2457;H01M8/2475 |
| 代理公司: | 成都行之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0 | 代理人: | 冯龙 |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成都市***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控制模块 超级电容模块 氢燃料电池组 气体控制模块 锂电池模块 本实用新型 信号输入端 负极 驱动系统 复合式 充电输入端 公共连接点 信号输出端 正极连接点 发出指令 反馈数据 正极并联 总线 输出端 并联 中空 监测 能源 | ||
1.一种复合式空铁驱动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超级电容模块、第一控制模块、氢燃料电池组、气体控制模块、锂电池模块,氢燃料电池组的输出端与锂电池模块的充电输入端相连,氢燃料电池组的正极并联于超级电容模块和第一控制模块的正极公共连接点上,氢燃料电池组的负极并联于超级电容模块和第一控制模块的负极公共连接点上;锂电池模块和超级电容模块分别通过总线与第一控制模块的信号输入端相连;所述气体控制模块的信号输入端与第一控制模块的信号输出端相连;所述气体控制模块用于控制向氢燃料电池组的气体供给;所述第一控制模块用于监测氢燃料电池组、超级电容模块的反馈数据、并向气体控制模块发出指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复合式空铁驱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控制模块内包括用于调节输入电流的直流斩波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复合式空铁驱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总线为CAN总线。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复合式空铁驱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氢燃料电池组内包括电压检测单元、气压检测单元、温度检测单元,所述电压检测单元、气压检测单元、温度检测单元分别用于检测氢燃料电池组内的电压、气压、温度,所述电压检测单元、气压检测单元、温度检测单元的信号输出端均连接至第一控制模块的信号输入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复合式空铁驱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氢燃料电池组由若干个氢燃料电池单体串联而成,所述氢燃料电池单体包括壳体(1)、位于壳体(1)内的电池本体,所述壳体(1)上设置氢气入口(2)、空气入口(3),所述电池本体位于氢气入口(2)和空气入口(3)之间,所述电池本体包括依次设置的阴极(4)、氢气催化层(5)、氢离子扩散腔(6)、质子交换膜(7)、反应腔(8)、阳极(9),所述阴极(4)与氢气入口(2)相连通,所述阳极(9)与空气入口(3)相连通;所述壳体(1)内还设置有均压腔(10),所述均压腔(10)位于氢气入口(2)与阴极(4)之间,所述均压腔(10)分别与氢气入口(2)、阴极(4)相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复合式空铁驱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均压腔(10)包括若干层并排的格栅板,相邻两层格栅板之间的距离为3~5mm,相邻两层格栅板之间的孔洞交错排布。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复合式空铁驱动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所述氢气入口(2)相连的氢气发生装置(11),所述氢气发生装置(11)与所述气体控制模块的信号输出端相连。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复合式空铁驱动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氢气回收管(12),所述氢气回收管(12)的一端与阴极(4)底端相连、另一端与氢气入口(2)相连。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复合式空铁驱动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氢燃料电池组外围的冷却装置,所述冷却装置用于冷却氢燃料电池组。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复合式空铁驱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装置同时对氢燃料电池组和气体控制模块进行冷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黑冻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黑冻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530985.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