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智能家居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1721529558.4 | 申请日: | 2017-11-15 |
| 公开(公告)号: | CN207354301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11 |
| 发明(设计)人: | 程允丽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南洋理工职业学院 |
| 主分类号: | H04L12/28 | 分类号: | H04L12/28;H04L12/44;G05B15/02;G05B19/418;G08C17/02;G08B19/00 |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郝传鑫 |
| 地址: | 5100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联网 智能家居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属于智能家居控制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新型基于物联网的智能家居系统。包括星形拓扑Zigbee网络、ARM处理器、智能感知节点、安全检测模块、系统网络服务器和客户终端。提供了一种新型基于物联网的智能家居系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智能家居系统信号稳定性差,功耗高,且无法对非法入侵实现及时报警、告知的缺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智能家居控制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新型基于物联网的智能家居系统。
背景技术
智能家居是人们的一种居住环境,其以住宅为平台安装有智能家居系统,实现家庭生活更加安全,节能,智能,便利和舒适。以住宅为平台,利用综合布线技术、网络通信技术、智能家居系统设计方案安全防范技术。
现有技术中的智能家居系统,虽然智能化程度越来越高,控制也越来越智能化,不过数据传输的可靠性安全性以及功耗大的问题一直是亟待解决的问题;另外如果家中发生不安全事故,如有小偷等非法入侵时,现有技术中的智能家居系统仍旧无法完成及时的报警、告知,从而影响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型基于物联网的智能家居系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智能家居系统信号稳定性差,功耗高,且无法对非法入侵实现及时报警、告知的缺陷。
具体技术方案是,所述基于物联网的智能家居系统,包括星形拓扑Zigbee网络、ARM处理器、智能感知节点、安全检测模块、系统网络服务器和客户终端;ARM处理器与智能感知节点、安全检测模块和系统网络服务器通过Zigbee无线网络传输双向通信;星形拓扑Zigbee网络包括传感节点、网络协调器和路由器;星形拓扑Zigbee网络与系统网络服务器串口连接;客户终端与系统网络服务器通讯连接。智能感知节点用于采集室内的各种信息,如温度、湿度、烟雾、光照等,并将采集到的信息通过星形拓扑Zigbee网络传输给ARM处理器;并且还可接收ARM处理器发出的信号对家中的各种电器实现开关及断电控制。星形拓扑Zigbee网络,通过采用CC2530芯片实现Zigbee模块组网,并采用以其作为中心节点的星形网络拓扑结构;并且通过串口连接与系统网络服务器连接;安全检测模块用来采集非法入侵信息,并且及时通过智能家居系统的家庭网关通知用户,并发出报警信息,可以设置报警器连接,或者与物业报警器进行连接;系统网络服务器通过Zigbee无线网络完成与ARM处理器的信息传递;系统网络服务器与客户终端通讯连接,用户通过登录系统网络服务器来登录智能家居系统,从而实现匹配,并且通过家庭网关通讯来完成对家中智能电器的控制。
进一步的,所述智能感知节点包括传感器模块、CC2530、MPU、电磁继电器、电源模块和智能电器;所述电源模块分别与MPU、CC2530和传感器电连接;MPU通过CC2530与传感器连接;CC2530通过电磁继电器与智能电器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传感器模块包括有毒气体传感器、烟雾传感器、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和/或光照传感器。
进一步的,安全检测模块包括USB-Camera、MPEG-4、PC-终端和Active Eyes。
进一步的,系统网络服务器为IIS服务器。
有益效果,通过星形拓扑Zigbee网络的设计使整个基于物联网的智能家居系统数据传输更加安全稳定;通过安全检测模块的设置从而完成非法入侵信息的采集,告知及报警;智能感知节点结构的设置使整个智能节点中的电器及电路结构能够智能的实现开关,更加安全;通过安全检测模块特殊结构的设置从而使非法入侵信息采集更加准确、灵敏。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的附图作简单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这些附图所直接得到的技术方案也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南洋理工职业学院,未经广州南洋理工职业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52955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在线电力设备监测系统的供电系统
- 下一篇:新型防尘投影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