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液位检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1529192.0 | 申请日: | 2017-11-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7502023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15 |
发明(设计)人: | 杨春雷;吴平;胡卓敏;刘园园;朱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陆汽车车身电子系统(芜湖)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F23/22 | 分类号: | G01F23/22 |
代理公司: | 上海华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300 | 代理人: | 谈晨雯 |
地址: | 241009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采集电路 铁片 微分电路 本实用新型 位检测装置 可控开关 输出端 输入端 种液 液位检测装置 处理器连接 电化学反应 反向电压 方向相反 控制电源 使用寿命 双向供电 液位检测 脉冲 处理器 电阻 减小 采集 供电 保证 | ||
本实用新型一种液位检测装置,包括处理器与采集电路,采集电路包括输入端、输出端与地,输出端与处理器连接,采集电路还包括第一可控开关与微分电路,第一可控开关用于控制电源向采集电路供电,微分电路用于在输入端与地之间产生反向电压。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液位检测装置,通过微分电路提供的与采集时方向相反的脉冲,能够向铁片端子及二者之间的液体双向供电,能够减弱铁片端子在液体中的电化学反应,减小两个铁片端子之间的电阻值的变化,从而保证液位检测的准确性,并延长铁片端子的使用寿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液位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大多数商用车厂商,冷却液的液位检测装置的输入一般会是电阻器件两端的电压,由于成本原因,有的厂商并不采用电阻器件,而是采用铁片端子。
将两个铁片端子浸入冷却液中,会采集到对应于一个电阻值的电压,未浸入冷却液中得到对应于另一个电阻值的电压,通过电压的不同检测冷却液的液位。
由于采集的是两个铁片端子间的电压,例如第一铁片端子连接液位检测装置的输入端,第二铁片端子连接液位检测装置的地;在采集期间有电流通过两个铁片端子及其之间的冷却液,且电流始终为从第一铁片端子经过冷却液流向第二铁片端子。
在电流的作用下,铁片端子在冷却液中会发生类似电解或电镀的电化学反应,这样就会使两个铁片端子之间的电阻值很快发生变化,相应地,采集的两个铁片端子之间的电压发生变化,如果超过了判断的阈值,就会做出相反的判断,从而导致冷却液的液位检测不准。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液位检测装置,通过微分电路提供的与采集时方向相反的脉冲,能够向铁片端子及二者之间的液体双向供电,减弱铁片端子在液体中的电化学反应,减小两个铁片端子之间的电阻值的变化,从而保证液位检测的准确性,并延长铁片端子的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一种液位检测装置,包括处理器与采集电路,采集电路包括输入端、输出端与地,输出端与处理器连接,采集电路还包括第一可控开关与微分电路,第一可控开关用于控制电源向采集电路供电,微分电路用于在输入端与地之间产生反向电压。
进一步地,输入端与第一铁片端子连接,地与第二铁片端子连接。
进一步地,第一控制信号作用于第一可控开关的控制端,第一控制信号处于第一状态时,电源向采集电路供电。
进一步地,微分电路包括并联的第一电容与第二可控开关,或者微分电路包括串联的第二可控开关与二极管的第一支路以及与第一支路并联的第一电容。
进一步地,第二控制信号作用于第二可控开关的控制端,第一控制信号处于第一状态且第二控制信号处于第二状态,电源向第一电容充电,第一控制信号从第一状态切换到第二状态,在输入端与地之间产生反向电压。
进一步地,第一可控开关为三极管、MOS管或继电器,第二可控开关为三极管、MOS管或继电器。
进一步地,第一可控开关、第二可控开关均为N沟道MOS管。
进一步地,第一控制信号与第二控制信号均为方波信号。
进一步地,每个周期内,第一控制信号的上跳沿与第二控制信号的上跳沿重合。
进一步地,第一可控开关与微分电路之间设置有分压电阻。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液位检测装置,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通过微分电路提供的与采集时方向相反的脉冲,能够向铁片端子及二者之间的液体双向供电,减弱铁片端子在液体中的电化学反应,减小两个铁片端子之间的电阻的变化,从而保证液位检测的准确性并延长铁片端子的使用寿命;另外缩短电源向铁片端子供电的时间,减小电流的作用时间,也能够减弱铁片端子在液体中的电化学反应。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陆汽车车身电子系统(芜湖)有限公司,未经大陆汽车车身电子系统(芜湖)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52919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