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动力装置外置式应急救生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1526497.6 | 申请日: | 2017-11-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7683741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03 |
发明(设计)人: | 程中云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西特飞云天航空动力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3C9/00 | 分类号: | B63C9/00;B63C9/08 |
代理公司: | 深圳中一专利商标事务所 44237 | 代理人: | 官建红 |
地址: | 530000 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马***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动力装置 基板 应急救生装置 收纳 固定结构 板体 外置式 板体长度方向 本实用新型 对称设置 固定基板 转轴翻转 转轴连接 对基板 基板沿 下表面 内置 外置 沿板 转轴 匹配 开口 体内 | ||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上应急救生装置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动力装置外置式应急救生装置,包括板体、动力装置、固定结构;所述动力装置安装于基板上;所述固定结构设置于基板和板体上,用于对基板进行固定;所述板体内设置收纳舱,收纳舱朝板体的下表面设置与基板相匹配的开口I,沿板体长度方向上在收纳舱的两侧对称设置转轴,所述基板沿板体长度方向的两端与转轴连接,基板可随着转轴翻转,从而使动力装置实现内置或外置模式的切换,动力装置定位后,采用固定结构固定基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上应急救生装置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动力装置外置式应急救生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为应对海上事故,在船上使用得最多的应急救生装置为救生衣或救生圈,采用救生衣或救生圈只能自救,在遇险人员水性不佳或无意识的情况下,救援人员没有轻便快捷的设备可对遇险人员进行及时的援助;而对于较窄水域如江、河、湖上的溺水事故,可用摩托艇作为应急救生装置,但摩托艇体积较大,工作时功耗大,运输携带不够轻便;此外,还可采用动力型的冲浪设备作为应急救援装置,现有的动力型冲浪设备,当动力装置为内置式时,需要专门设置冷却系统,设备结构复杂;而当动力装置为外置时做成悬浮冲浪板,动力装置拆卸或收纳不便,从而导致设备整体占用空间大,不便于携带。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动力装置外置式应急救生装置,解决现有水上应急救生装置结构复杂、占用空间大、携带不便的技术问题。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动力装置外置式应急救生装置,包括板体、动力装置、固定结构;所述动力装置安装于基板上;所述固定结构设置于基板和板体上,用于对基板进行固定;所述板体内设置收纳舱,收纳舱朝板体的下表面设置与基板相匹配的开口I,沿板体长度方向上在收纳舱的两侧对称设置转轴,所述基板沿板体长度方向的两端与转轴连接,基板可随着转轴翻转,从而使动力装置实现内置或外置模式的切换,动力装置定位后,采用固定结构固定基板。
所述的固定结构包括销孔I、销孔II,在基板安装动力装置的表面上位于动力装置的两侧对称设置销孔I,在该表面的背面设置位置与数量相同的销孔 I;在板体上设置与销孔I对应的销孔II,销孔I与销孔II通过销轴连接固定。
优选的,所述的销孔II安装于收纳舱的外表面且朝板体下表面的一侧。
优选的,所述的销孔II安装于收纳舱内表面;当销孔II位于收纳舱内时,需要在收纳舱朝板体上表面的一侧设置开口II,且设置与开口II对应的盖板;当需要对固定装置进行固定操作时,打开对应于开口II的盖板,固定装置的固定操作完成后合上盖板。
所述的动力装置包括电机、电调、泵喷,所述的电机输出轴与泵喷连接,电机的端部与泵喷的端部间隔设置,泵喷的壳体与电机的壳体端部通过沿周向间隔均匀设置的杆体连接;电机远离输出轴的一端设置电调,电调外设置与电机外壳连接的整流罩;在运行过程中,两两杆体之间的间隙作为泵喷的入水口,水从各个方向注入,增大了入水压力,从而增大了泵喷入水口与出水口的压力差,增强了泵喷的推动力,减小功耗;在电调外设置整流罩,不仅有利于减小运行阻力,而且对电调起到保护的作用。
所述的整流罩上沿周向或者轴向对称开设两个以上的通孔,通过通孔的水流可实现对电调、电机的冷却。
在收纳舱上朝泵喷的一端开设出水口,以及时排除收纳舱内的积水。
在板体的下表面位于泵喷后端的两侧分别设置一个水翼。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西特飞云天航空动力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西特飞云天航空动力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52649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