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桥梁桩有效
申请号: | 201721526234.5 | 申请日: | 2017-11-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7739250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17 |
发明(设计)人: | 钟国辉;龚胜;傅伟强;黄喜雄;林伟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省基础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5/48 | 分类号: | E02D5/48;E02D5/34 |
代理公司: |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05 | 代理人: | 谭英强;任毅 |
地址: | 510620 广东省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挖孔桩 钻孔桩 钢筋笼 地下管线 内嵌 桥梁 本实用新型 施工安全性 内部延伸 桥梁结构 施工事故 挖出 桩孔 损伤 施工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桥梁桩,包括上部挖孔桩和下部钻孔桩,所述上部挖孔桩内嵌有上钢筋笼,所述下部挖孔桩内嵌有下钢筋笼,所述下钢筋笼向上部挖孔桩内部延伸,将所述上部挖孔桩和下部钻孔桩连成一个整体,上部挖孔桩的截面积大于下部钻孔桩的截面积,此桥梁桩,包括上部挖孔桩和下部钻孔桩,由于上部挖孔桩的截面积大于下部钻孔桩,上部挖孔桩和下部钻孔桩之间通过钢筋笼连接,因此在施工时,须由人工挖出上部的桩孔,从而避免了对地下管线的损伤,避免因破坏地下管线而造成的施工事故,提高了施工安全性,此实用新型用于桥梁结构领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桥梁结构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桥梁桩。
背景技术
现在城市发展迅猛,地下管线种类和数量越来越多,市政桥梁也越来越多,而在一些老旧城区,在管线密集区域施工桥梁桩基础难以避免,但一些年代久远、埋深较深的管线,难以探明。在以往的施工案例中,曾多次出现桥梁桩基础施工破坏地下管线事故,造成巨大损失。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避免破坏管线、提高施工安全性的桥梁桩。
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桥梁桩,包括相互对接的上部挖孔桩和下部钻孔桩,上部挖孔桩内嵌有上钢筋笼,下部钻孔桩内嵌有下钢筋笼,下钢筋笼向上部挖孔桩内部延伸,将上部挖孔桩和下部钻孔桩连成一个整体,上部挖孔桩的截面积大于下部钻孔桩的截面积。
进一步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改进,下部钻孔桩的形状为圆直筒形。
进一步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改进,上部挖孔桩的形状为圆直筒形,上部挖孔桩的直径为下部钻孔桩的直径的1.5~2倍。
进一步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改进,上部挖孔桩的形状为圆漏斗形,上部挖孔桩的顶部直径为下部钻孔桩的直径的1.5~2倍,上部挖孔桩的底部直径和下部钻孔桩的直径相同。
进一步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改进,上部挖孔桩的形状为方直筒形,上部挖孔桩的边长为下部钻孔桩的直径的1.5~2倍。
进一步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下钢筋笼向上部挖孔桩内延伸的长度不小于3m。
进一步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上钢筋笼和下钢筋笼可制成一个整体。
进一步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改进,上部挖孔桩的深度不小于10m。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此桥梁桩,包括相互对接的上部挖孔桩和下部钻孔桩,由于上部挖孔桩的截面积大于下部钻孔桩,上部挖孔桩和下部钻孔桩之间通过钢筋笼连接,因此在施工时,须由人工挖出上部的桩孔,从而避免了对地下管线的损伤,避免因破坏地下管线而造成的施工事故,提高了施工安全性。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上部挖孔桩为圆直筒形的桥梁桩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上部挖孔桩为圆漏斗形的桥梁桩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上部挖孔桩为方直筒形的桥梁桩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上部挖孔桩为圆直筒形的桥梁桩的俯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上部挖孔桩为圆漏斗形的桥梁桩的俯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上部挖孔桩为方直筒形的桥梁桩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省基础工程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广东省基础工程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52623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搅拌桩机双向搅拌的钻具
- 下一篇:一种竹节状螺旋孔锥型管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