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紧急救生舱有效
申请号: | 201721526154.X | 申请日: | 2017-11-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7520474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22 |
发明(设计)人: | 顾建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顾建强 |
主分类号: | A62B31/00 | 分类号: | A62B31/00 |
代理公司: | 杭州杭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9 | 代理人: | 尉伟敏 |
地址: | 311221 浙江省杭***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舱体 分流管道 避险 紧急救生舱 降温装置 收纳装置 存储仓 存储柜 过渡仓 坐便器 舱门 座椅 粪便 控制电路板 气体吸附层 温度传感器 舱体外壁 防毒面罩 外部水管 扩音器 导航灯 观察窗 喷水口 氧气包 移动门 隔开 水阀 搜救 备用 连通 铺设 | ||
一种紧急救生舱,包括舱体和舱体降温装置;所述舱体分为过渡仓(1)、避险仓(2)以及存储仓(3);所述过渡仓舱门(10)上设有观察窗(11);所述避险仓舱门(12)上覆有有毒气体吸附层;所述避险仓(2)内设有若干座椅(7),每个座椅(7)下方存放有防毒面罩、备用氧气包;所述存储仓(3)内包括,存储柜(6)、坐便器(5)以及粪便收纳装置,所述坐便器(5)、粪便收纳装置与存储柜(6)之前通过移动门(4)隔开;所述舱体外安装有搜救导航灯(8)与扩音器(9);所述舱体降温装置包括:分流管道、温度传感器、水阀以及控制电路板;所述分流管道与外部水管连通,铺设在舱体外壁上,分流管道上开有若干喷水口。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一种救生设备,特别涉及一种紧急救生舱。
背景技术
目前,高楼防火救生是一个难题,高层建筑人员密集,在发生火灾等状况时,无法及时逃离火灾现场。伴随火灾会产生大量热量和有害气体,危及人们的健康和安全,采用救生舱结构能为被困人员提供安全避难空间,躲避高温和有毒气体对人员的危害,为消防人员实施救援争取救援逃生时间。现有的救生舱结构简单,在搜救过程中,不方便寻找;如果长时间处于高温状态,对里面的人的安全也是一种隐患,如果能对救生舱本身进行降温,再结合舱体的防火隔热功能,安全系数就会大大提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结构简陋,不能满足舱内人员多方面的生存需求,无法对救生舱进行降温等不足,提供了一种紧急救生舱。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紧急救生舱,包括舱体和舱体降温装置;所述舱体分为过渡仓1、避险仓2以及存储仓3;所述过渡仓舱门10上设有观察窗11;所述避险仓舱门12上覆有有毒气体吸附层;所述避险仓2内设有若干座椅7,每个座椅7下方存放有防毒面罩、备用氧气包;所述存储仓3内包括,存储柜6、坐便器5以及粪便收纳装置,所述坐便器5、粪便收纳装置与存储柜6之前通过移动门4隔开;所述舱体外安装有搜救导航灯8与扩音器9;所述舱体降温装置包括:分流管道、温度传感器、水阀以及控制电路板;所述分流管道与外部水管连通,铺设在舱体外壁上,分流管道上开有若干喷水口;所述水阀安装在分流管道与外部水管之间,控制水流流入;所述温度传感器安装在舱体外,周围设有防水装置;所述温度传感器和水阀均与控制电路板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过渡仓1舱门与避险仓2舱门为互锁设置,同一时刻只有一扇门处于打开状态。
作为优选,所述水阀为带手动控制的电磁水阀。
本实用新型中,选用的带手动控制的电磁水阀既可以配合温度传感器自动开启降温,也可以手动控制,以防止温度传感器失灵或控制电路板故障等情况发生时不能及时进行降温处理。
作为优选,所述喷水口的开口方向与舱体表面平行。
作为优选,所述观察窗11为耐高温防爆玻璃窗,四周进行密封。
作为优选,所述有毒气体吸附层为竹炭活性炭吸附层。
作为优选,所述舱体内覆有气凝胶毡隔热层。
作为优选,所述过渡仓舱门10内侧设有横插销。
作为优选,所述舱体内还包括防爆蓄电池组,防爆蓄电池组采用浮充充电方式。
作为优选,所述移动门内放置用于祛味的活性炭包。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1)设置的舱体降温装置可根据舱体的温度情况对舱体进行自动降温或手动降温,避免温度过高对舱内人员造成的恐慌和损害;(2)舱体各独立空间的设置,更加人性化,多方面考虑了避险人员在舱内的生存舒适度;(3)过渡仓舱门与避险仓舱门为互锁设置,同一时刻只有一扇门处于打开状态,避免人员进入舱体时,外部烟雾或灾情进入避险仓。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顾建强,未经顾建强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52615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