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具有排空防冻功能的太阳能热水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1721525491.7 | 申请日: | 2017-11-15 |
| 公开(公告)号: | CN207945856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09 |
| 发明(设计)人: | 吕志华;薛会文;王建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北维克莱恩太阳能开发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24S60/30 | 分类号: | F24S60/30;F24S50/00;F24S40/70 |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三利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2107 | 代理人: | 韩新城 |
| 地址: | 054600 河北省***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太阳能集热器 三通电磁阀 蓄热水箱 太阳能热水系统 本实用新型 放空 排空防冻 出水口 放空管 进水口 管道过滤器 进水口连接 热水出水管 排水管 光热转换 进水管路 一端连接 用水设备 进水管 进水仪 热水管 水管路 并联 抽吸 室外 检测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具有排空防冻功能的太阳能热水系统,包括太阳能集热器以及与太阳能集热器通过水管路相连接的蓄热水箱,蓄热水箱具有进水口以及出水口,进水口通过并联的放空泵与放空管相连接,放空管通过第一个三通电磁阀与太阳能集热器的排水管相连接,第一个三通电磁阀的另一端与第二个三通电磁阀的一端连接,第二个三通电磁阀的其它两个端口分别与连接所述出水口的热水出水管以及连接用水设备的热水管相连接,太阳能集热器的进水口连接进水管路,进水管路上有进水仪及管道过滤器。本实用新型能实现在检测到室外的温度极低而太阳能集热器无法有效光热转换时,启动放空泵,将太阳能集热器内的水抽吸到蓄热水箱中代人们在晚间继续使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太阳能箱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有排空防冻功能的太阳能热水系统。
背景技术
现有太阳能热水系统,寒冷的北方秋季使用时,在夜间温度极低时,如不及时排出联箱内的水,可能会导致水结冰,造成联箱的损坏,因此需要进行改进。另外,现有太阳能集热器的联箱普遍有溢流口以防止,水过多注入,然而这种溢流口无法保证水加满后就停止,会导致水自溢流口不断地流出。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缺陷,而提供一种具有排空防冻功能的太阳能热水系统。
为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具有排空防冻功能的太阳能热水系统,包括太阳能集热器以及与所述太阳能集热器通过水管路相连接的蓄热水箱,所述蓄热水箱具有进水口以及出水口,所述进水口通过并联的放空泵与放空管相连接,所述放空管通过第一个三通电磁阀与太阳能集热器的排水管相连接,所述第一个三通电磁阀的另一端与第二个三通电磁阀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个三通电磁阀的其它两个端口分别与连接所述出水口的热水出水管以及连接用水设备的热水管相连接,所述太阳能集热器的进水口连接进水管路,所述进水管路上有进水仪及管道过滤器。
所述太阳能集热器包括玻璃热管以及与所述玻璃热管连接的联箱,所述联箱有进出水口。
所述联箱上有温度传感器及呼吸阀。
本实用新型具有排空防冻功能的太阳能热水系统,能实现在检测到室外的温度极低而太阳能集热器无法有效光热转换时,启动放空泵,将太阳能集热器内的水抽吸到蓄热水箱中代人们在晚间继续使用。
附图说明
图1是具有排空防冻功能的太阳能热水系统的剖面示意图;
图2是呼吸阀的剖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参见图1-2所示,一种具有排空防冻功能的太阳能热水系统,包括太阳能集热器以及与所述太阳能集热器通过水管路相连接的蓄热水箱12,所述蓄热水箱具有进水口13以及出水口11,所述进水口通过并联的放空泵17与放空管相 16连接,所述放空管通过第一个三通电磁阀与7太阳能集热器的排水管18相连接,所述第一个三通电磁阀的另一端与第二个三通电磁阀8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个三通电磁阀的其它两个端口分别与连接所述出水口的热水出水管9以及连接用水设备10的热水管相连接,所述太阳能集热器的进水口连接进水管路5,所述进水管路上有进水仪6及管道过滤器18。
所述进水仪为现有技术设备,可以实现控制太阳能集热器进水的控制。当需要进水到太阳能集热器时,打开进水仪进水,进水到一定量关闭,进水仪可以是手动进水仪,也可以是自动进水仪,具体不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北维克莱恩太阳能开发有限公司,未经河北维克莱恩太阳能开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52549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