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汽车前门门锁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721525296.4 | 申请日: | 2017-11-15 |
| 公开(公告)号: | CN207485162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12 |
| 发明(设计)人: | 翁晓宇;成冲;吴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金鼎汽车锁制造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5B77/30 | 分类号: | E05B77/30;E05B79/20;E05B83/36 |
| 代理公司: | 南京禾易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320 | 代理人: | 仇波 |
| 地址: | 214500 江苏省泰***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棘轮 车门锁装置 锁体底板 缓冲块 棘轮簧 车门 门锁装置 汽车前门 锁本体 棘爪 拉索 内开 本实用新型 棘爪连动板 内锁止摇臂 槽体内部 铰接连接 门锁系统 内开手柄 总成连接 操作端 防误锁 棘轮轴 开关门 连接锁 内开门 内开锁 上座板 门锁 轻便 槽体 车内 铰接 内锁 保险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车前门门锁装置,包括车门锁装置;车门锁装置固定于车门上;车门锁装置包括锁本体、棘爪、棘爪连动板、棘轮轴、棘轮、上座板、锁体底板、棘爪缓冲块、缓冲块;锁本体设有槽体,槽体内部安设有棘轮簧和棘轮;棘轮与锁体底板铰接;棘轮簧位于棘轮与锁体底板铰接连接处,棘轮簧一端与缓冲块相连。采用这个装置,整个门锁系统要求开关门轻便耐用,前门锁有防误锁功能。内开拉索及内锁止拉索连接锁体后,该连接的操作端是内开手柄,功能是在车门内开锁。提供在车门内开门的功能。内锁止摇臂与内开总成连接后,提供车内保险。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门锁装置,尤其涉及一种汽车前门门锁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轻卡等汽车前门门锁,当乘员在车外用外力将车门关闭,锁块的锁止不管是锁闭或是打开,都会被解锁,门不会处于防盗状态,无法起到防盗的作用。
而且,现有技术的车门在打开过程中,由于车门内部的组件是刚性结构,无法随意弯曲,否则会影响拉力的传递,给汽车门锁与内开拉手的布局带来局限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设计一种汽车门前门锁装置,解决现有误锁情况以及汽车门锁与内开拉手位置布局局限性的技术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汽车前门门锁装置,包括车门锁装置;车门锁装置固定于车门上;车门锁装置包括锁本体、棘爪、棘爪连动板、棘轮轴、棘轮、上座板、锁体底板、棘爪缓冲块、缓冲块;锁本体设有槽体,槽体内部安设有棘轮簧和棘轮;棘轮与锁体底板铰接;棘轮簧位于棘轮与锁体底板铰接连接处,棘轮簧一端与缓冲块相连;锁本体内部设有棘爪孔,棘爪位于锁本体内部,棘爪与锁体底板铰接连接;棘爪的一端与棘轮相连,另一端与棘爪缓冲块相连;锁体底板与棘轮轴铆接连接;锁本体内部设有锁孔,棘轮轴穿入锁体孔内与棘爪连动板相连;棘爪连动板与棘爪上铆接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还设有车体内部门锁装置,车体内部门锁装置包括闭锁器、闭锁器、内开摇臂、内开接头、内开摇臂轴、外开摇臂、外开摇臂轴、中控支架、内开支架、内锁止摇臂、内锁止摇臂支架、推动臂垫片、推动臂、内开拉索和内锁止拉索;内开摇臂上设有内开接头;内开摇臂安设装到锁体上座板上;内开摇臂与内开摇臂轴铆接连接;锁体上座板安设有外开摇臂和外开摇臂轴,锁体上座板分别与外开摇臂和外开摇臂轴铆接连接;锁体底板与中控支架铆接固定连接;外锁止摇臂与棘爪簧连接,并按扣在锁体上座板上;内锁止摇臂安装内开接头;内锁止摇臂安装在内开支架上;内锁止摇臂与内开摇臂轴进行铆接;内开支架与内锁止摇臂支架进行铆接;内锁止摇臂插入外锁止摇臂;内开支架与锁体座板进行铆接固定;锁体座板上依次装入推动臂垫片、推动臂;外开摇臂回位簧勾住上座板并卡接在外开摇臂上;闭锁器连接闭锁器连杆;锁体底板与闭锁器固定连接;内开拉索与内开摇臂相连;内锁止拉索与内锁止摇臂相连。
进一步的,锁体上座板与外开摇臂及外开摇臂轴连接的方式铆接或者铰接。
进一步的,锁体底板与中控支架进行铆接固定。
进一步的,外锁止摇臂勾住棘爪簧并按扣在锁体上座板上。
进一步的,闭锁器与锁体底板上固定螺丝固定。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采用这样的结构后:整个门锁系统要求开关门轻便耐用,前门锁有防误锁功能。内开拉索及内锁止拉索连接锁体后,该连接的操作端是内开手柄,功能是在车门内开锁。提供在车门内开门的功能。内锁止摇臂与内开总成连接后,提供车内保险。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进一步阐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汽车前门门锁装置的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汽车前门门锁装置的车门锁装置的结构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汽车前门门锁装置的车体内部门锁装置的结构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金鼎汽车锁制造有限公司,未经江苏金鼎汽车锁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52529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