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具备功率控制装置的无线充电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21523257.0 | 申请日: | 2017-11-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7911040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25 |
发明(设计)人: | 杨沛锋;潘杰;王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联盛德微电子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W52/24 | 分类号: | H04W52/24;H04W52/36;H04B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信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35 | 代理人: | 夏静洁 |
地址: | 100142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接收端 发射端 耦合系统 功率控制模块 功率控制装置 无线充电系统 本实用新型 模数转换器 发射端通信模块 接收端通信模块 功率检测模块 温度检测模块 产品竞争力 充电过程 磁场耦合 能量传输 逆变模块 用户体验 超限 充电 芯片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具备功率控制装置的无线充电系统,包括:发射端和接收端;发射端包括发射端功率控制模块、逆变模块、发射端耦合系统和发射端通信模块;接收端包括接收端耦合系统、功率检测模块、接收端功率控制模块和接收端通信模块,以及芯片温度检测模块和模数转换器,接收端耦合系统与发射端耦合系统通过磁场耦合,模数转换器与接收端功率控制模块相连接。通过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在温度不超限的前提下以尽可能大的稳定的功率进行能量传输,消除充电过程断断续续的现象,缩短了总充电时间,改善了用户体验,提高了产品竞争力。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无线充电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具备功率控制装置的无线充电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常规有线充电系统是通过电源线、接口等将电能传输到用手机等用电端,该方法存在导线的束缚,暴露的接口存在进水、短路等隐患。无线充电系统包括发射端及接收端,能量通过电场、磁场等从发射端传输到接收端,摆脱了导线的束缚,避免了因接口的存在而导致的安全隐患。无线充电过程中,能量无线传输主要通过三类方式进行:(1)电磁感应;(2)磁共振;(3)微波。
现有技术中,发射端发送的能量功率大小是根据接收端通过通信系统发送给发射端的“功率误差”信号来进行反馈控制的,功率误差值是由接收端期望的功率值减去当前收到的功率值产生的,举例来说,接收端期望的功率值为15瓦,当前收到的功率值为10瓦,则功率误差值为15瓦-10瓦=+5瓦,并将该值编码后,经通信系统发送给发射端。发射端接收到该信息后,经特定算法,如PID算法,计算出增加该发射能量所需调整的逆变器控制量的调整量的大小,再根据该调整量的大小产生相应逆变器控制信号,完成本轮功率调整过程。而随着接收功率的提高及工作时间的增长,接收端温度通常会上升,且温度上升的大小随功率的提高而增大。接收端芯片或系统通常包含温度监控及高温保护装置,现有的方法是当接收端温度升高到超过最高限制温度后,接收端通过通信系统向发射端发送“停止能量传输”信号,发射端接收到该信号后停止能量传输,等待一定时间,待温度降低后再次开始能量传输过程。在此过程中,接收端功率误差控制信号的产生仅由期望功率值与当前接收功率值的差值产生,没有考虑温度因素,导致经常因温度超限而中断充电过程,充电时间变长,影响了用户体验,降低了产品竞争力。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具备功率控制装置的无线充电系统,通过将接收端功率误差控制信号的产生由接收端温度及温度上限值、期望功率值与当前接收功率值共同计算产生,从而能够根据温度、温度上限值动态调整接收功率,而温度的上升与接收功率的大小直接相关,进而能在温度不超限的前提下以尽可能大的稳定的功率进行能量传输,消除充电过程断断续续的现象,缩短了总充电时间,改善了用户体验,提高了产品竞争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联盛德微电子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北京联盛德微电子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52325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无线窃听探测装置
- 下一篇:一种本安型矿用基站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