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防盐雾超高屏蔽射频同轴电缆有效
申请号: | 201721522348.2 | 申请日: | 2017-11-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7529718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22 |
发明(设计)人: | 卢小香;邢萍;刘志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都美通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B11/18 | 分类号: | H01B11/18;H01B11/10;H01B7/28;H01B7/18;H01B7/04 |
代理公司: | 杭州九洲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1 | 代理人: | 王洪新;王之怀 |
地址: | 311301 浙江省杭***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防盐雾 射频同轴电缆 双面自粘铝箔 超高屏蔽 编织层 同轴电缆 内导体 盐雾 绝缘层 本实用新型 内导体表面 加厚 铝箔 干扰信号 均匀喷涂 水汽 高发泡 内薄层 外护套 包覆 潮气 挤包 挤塑 自粘 应用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同轴电缆。目的是提供一种防盐雾超高屏蔽射频同轴电缆,该同轴电缆可应用于盐雾浓度大、潮气大、干扰信号多等特殊环境。技术方案是:防盐雾超高屏蔽射频同轴电缆,由内到外依次包括内导体、高发泡绝缘层、加厚自粘铝箔、编织层、包覆在编织层表面的双面自粘铝箔和挤塑在双面自粘铝箔外表面的外护套;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导体表面均匀挤包一层用于防止内导体氧化的防盐雾内薄层;所述编织层与双面自粘铝箔之间均匀喷涂有用于隔绝水汽和盐雾的防盐雾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同轴电缆,具体是防盐雾超高屏蔽射频同轴电缆。
背景技术
现有的有线电视系统、视频监控系统等传输网络中,采用的射频同轴电缆一般采用普通的内薄层工艺,内薄层由低密度绝缘料与粘料组成,难以起到防盐雾的效果;且外护套与外导体之间,未经过特殊工艺处理,各层结构之间有缝隙。在有些地区(如海岛),因处于湿度较大的环境,特别是盐雾较重的海洋气候环境,盐雾、水汽极易进入电缆内部,导致电缆外导体氧化,影响电缆传输性能和使用寿命。另外,普通同轴电缆采用的是一般的铝箔,编织密度在60%左右,难以多次弯曲,且屏蔽效果只能达到70dB。而且处于电磁干扰日益严重的户外环境,极易受到其它杂讯的影响,严重影响了电缆的最终音视频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上述背景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防盐雾超高屏蔽射频同轴电缆,该同轴电缆可应用于盐雾浓度大、潮气大、干扰信号多等特殊环境。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防盐雾超高屏蔽射频同轴电缆,由内到外依次包括内导体、高发泡绝缘层、加厚自粘铝箔、编织层、包覆在编织层表面的双面自粘铝箔和挤塑在双面自粘铝箔外表面的外护套;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导体表面均匀挤包一层用于防止内导体氧化的防盐雾内薄层;所述编织层与双面自粘铝箔之间均匀喷涂有用于隔绝水汽和盐雾的防盐雾油。
所述高发泡绝缘层外缘还挤包一层防盐雾外薄层,防止水汽和盐雾渗入绝缘层。
所述加厚自粘铝箔和双面自粘铝箔的厚度大于9μm。
所述编织层材料为抗拉强度为300MPa以上的铝镁合金丝,所述编织层的编织密度为80%以上。
所述外护套材料为防紫外线的聚氯乙烯。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挤包在内导体表面的的防盐雾内薄层可有效防止内导体氧化。同时,在编织层与双面自粘铝箔之间喷涂的防盐雾油,能够完全隔绝水汽、盐雾对编织层外导体(即编织层与双面自粘铝箔)的侵蚀,防止编织层外导体表面氧化。另外,加厚自粘铝箔和双面铝箔均采用加厚型铝箔,既可以增加电缆的机械强度和弯曲性能,还可以有效提高电缆的屏蔽效果,延长电缆在各种恶劣环境中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但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以下实施例。
如图所示的防盐雾超高屏蔽射频同轴电缆,由内到外依次包括内导体1、高发泡绝缘层3、加厚自粘铝箔4、编织层5、双面铝箔7以及外护套8。这些与常规电缆类同。
本实用新型的改进如下:
所述内导体表面均匀挤包有一层用于防止内导体氧化的防盐雾内薄层2。在物理高发泡绝缘挤塑过程中,通过配比好的内层防盐雾料,均匀、致密地挤包在内导体上,将内导体紧密封闭起来,在内导体表面形成一层密实的防盐雾内薄层,可有效防止内导体氧化。另外,还可采用三层共挤的方式,在高发泡绝缘层的外表面挤包增加一层防盐雾外薄层(图中未显示),防止水汽和盐雾渗入绝缘层,提高绝缘层的抗压、抗拉强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都美通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浙江都美通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52234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