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胸腔支撑器有效
申请号: | 201721521800.3 | 申请日: | 2017-11-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8625768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22 |
发明(设计)人: | 罗玉兰;唐梦琳;樊青春;魏楠楔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B17/02 | 分类号: | A61B17/02 |
代理公司: | 成都虹桥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51124 | 代理人: | 傅剑涛 |
地址: | 610041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支撑夹 支撑器 胸腔 支撑杆 本实用新型 病人胸腔 开口调节 撑开 医疗用品领域 长度可调 主体开口 缝合孔 柔性垫 侧板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胸腔支撑器,涉及医疗用品领域,提供一种用于撑开病人胸腔的胸腔支撑器。胸腔支撑器包括支撑杆和连接在支撑杆两端的两个支撑夹,支撑杆长度可调,支撑夹包括开口调节结构、形状为U形的支撑夹主体和连接在支撑夹主体内侧的柔性垫,开口调节结构能够调节支撑夹主体开口的大小,支撑夹主体的侧板上设置有缝合孔。本实用新型能够撑开病人胸腔,且操作简便;并能够根据不同病人或不同情况进行调节,适应性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用品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胸腔支撑器。
背景技术
在治疗某些胸腔内器官疾病时,如:部分心脏疾病、肺部疾病;需要切开病人胸腔进行手术,手术进行时以及手术后部分病人需要胸腔保持打开状态一段时间,待水肿消退后再行关胸,此时需要用物品撑住切开处两边的身体组织,保持胸腔足够容量,减少其对心、肺的压迫,以促进患者平稳渡过危险期。而在现有技术中没有专用于胸腔支撑的物品,只能用其他物品替代,操作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用于撑开病人胸腔的胸腔支撑器。
为解决上述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胸腔支撑器包括支撑杆和连接在支撑杆两端的两个支撑夹,支撑杆长度可调,支撑夹包括开口调节结构、形状为U形的支撑夹主体和连接在支撑夹主体内侧的柔性垫,开口调节结构能够调节支撑夹主体开口的大小,支撑夹主体的侧板上设置有缝合孔。
进一步的是:支撑杆包括调节套、带有正旋螺纹的支撑杆A段和带有反旋螺纹的支撑杆B段,支撑杆A段和支撑杆B段分别从两端插入调节套并与调节套螺纹连接。
进一步的是:支撑杆包括顶紧螺钉、支撑杆Ⅰ段和支撑杆Ⅱ段,支撑杆Ⅰ段插入支撑杆Ⅱ段,顶紧螺钉与支撑杆Ⅱ段螺纹连接并顶紧支撑杆Ⅰ段。
进一步的是:支撑夹主体沿中线剖切形成两个支撑夹半体,两个支撑夹半体均与支撑杆端部铰接;开口调节结构包括螺纹套、滑动套、弹簧、弹簧挡圈和两个连接杆;螺纹套、滑动套、弹簧和弹簧挡圈由内到外依次套装在支撑杆上,螺纹套与支撑杆螺纹连接,滑动套能够滑动,弹簧两端分别支撑在滑动套和弹簧挡圈上,弹簧挡圈与支撑杆连接,连接杆与支撑夹半体一一对应设置,连接杆两端分别与支撑夹半体和滑动套铰接。
进一步的是:支撑夹主体包括支撑夹A部和支撑夹B部;支撑夹A部与支撑杆连接,支撑夹A部包括连接套;支撑夹B部包括连接柱;开口调节结构包括弹簧和调节杆;连接柱插入连接套,连接套限制连接柱旋转;弹簧位于连接套内并顶撑连接柱;调节杆穿过支撑夹B部和弹簧并与支撑夹A部螺纹连接,调节杆压紧支撑夹B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1、能够撑开病人胸腔,且操作简便。2、能够根据不同病人或不同情况进行调节,适应性好。
附图说明
图1是胸腔支撑器结构图;
图2是图1的A向视图;
图3是支撑杆一种调节方式的结构图;
图4是支撑杆另一种调节方式的结构图;
图5是支撑夹主体一种调节方式的结构图;
图6是支撑夹主体另一种调节方式的结构图;
图中标记为:支撑杆1、支撑夹2、支撑夹主体3、支撑夹半体3-1、支撑夹A部3-2、支撑夹B部3-3、连接套3-4、连接柱3-5、柔性垫4、开口调节结构5、连接杆5-1、弹簧挡圈5-2、弹簧5-3、滑动套5-4、螺纹套5-5、调节杆5-6、缝合孔6。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未经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52180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辅助内镜黏膜下剥离术的单向牵引装置
- 下一篇:一种医用腕关节镜手术牵引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