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直流输电线路雷击跳闸故障杆塔快速查询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1520939.6 | 申请日: | 2017-11-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7623449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17 |
发明(设计)人: | 杨跃光;陈禾;徐剑伟;鲁海亮;张厚荣;王敩青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超高压输电公司检修试验中心 |
主分类号: | G01R31/08 | 分类号: | G01R31/08 |
代理公司: | 广州科粤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001 | 代理人: | 黄培智 |
地址: | 510663 广东省广州市黄埔***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互感线圈 雷击 杆塔 电流检测线圈 直流输电线路 跳闸故障 指示组件 继电器 地雷 发光二极管 电源模块 快速查询 引导线 本实用新型 接地引下线 可用性 跳闸 安全稳定 继电开关 缺陷隐患 输电线路 接地 并联 巡检 串联 查询 帮助 保证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直流输电线路雷击跳闸故障杆塔快速查询装置,包括引导线、入地雷电流检测线圈、互感线圈和识别指示组件;引导线一端与接地引下线相连,其另一端串联入地雷电流检测线圈后接地;互感线圈安装在与入地雷电流检测线圈相对的一侧,识别指示组件连接在互感线圈上;识别指示组件包括发光二极管、控制继电开关、与互感线圈相连的继电器、以及电源模块,继电器和发光二极管并联后与电源模块相接。本装置能帮助线路地面巡检人员及时查询判断出雷击跳闸故障杆塔,提升工作精度和效率,以便能及时消除雷击跳闸产生的缺陷隐患,提升±500kV直流输电线路的可用性,保证输电线路安全稳定运行。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直流输电线路防雷接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快速准确识别判断出雷击跳闸故障的直流输电线路雷击跳闸故障杆塔快速查询装置。
背景技术
按照电力系统输电线路运维规程,±500kV直流输电线路在发生雷击跳闸故障后,必须在规定时间内找出雷击跳闸故障,勘查故障点闪络痕迹,判断是否需要重新更换绝缘子。
目前,±500kV直流输电线路雷击跳闸故障杆塔的查询主要依靠两端换流站的故障测距系统,大致判断出故障杆塔范围,一般为5-10基杆塔的范围。地面巡检人员往往需要将这些杆塔全部登塔检查后才能最终确认,工作效率和工作精度亟待提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直流输电线路雷击跳闸故障杆塔快速查询装置。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直流输电线路雷击跳闸故障杆塔快速查询装置,与输电杆塔的接地引下线相接,包括引导线、入地雷电流检测线圈、互感线圈和识别指示组件;所述引导线一端与所述接地引下线相连,其另一端串联入地雷电流检测线圈后接地;所述互感线圈安装在与所述入地雷电流检测线圈相对的一侧,所述识别指示组件连接在所述互感线圈上;所述识别指示组件包括发光二极管、控制继电开关、与所述互感线圈相连的继电器、以及用于为所述继电器和所述发光二极管供电的电源模块,所述继电器和所述发光二极管并联后与所述电源模块相接,所述控制继电开关设置在用于控制所述发光二极管导通或闭合的电路上。
雷电流经过入地雷电流检测线圈、引导线流入大地,流经入地雷电流检测线圈的雷电流在互感线圈上感应出电流,当感应电流超过继电器整定值时,使得控制继电开关闭合,识别指示组件处于通路状态,发光二极管导通并发光,从而使得巡检人员的快速查询识别雷击跳闸故障杆塔。
所述入地雷电流检测线圈和互感线圈均为电流互感线圈。
所述继电器为电流继电器。
与现有技术对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本装置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能够帮助线路地面巡检人员及时、精确查询判断出雷击跳闸故障杆塔,提升工作精度和效率,以便能及时消除雷击跳闸产生的缺陷隐患,提升±500kV直流输电线路的可用性,提高运维的效率,保证输电线路安全稳定运行。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识别指示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附图标记含义:1、输电杆塔;2、引导线;3、入地雷电流检测线圈;4、互感线圈;5、识别指示组件;51、继电器;52、电源模块;53、控制继电开关;54、发光二极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超高压输电公司检修试验中心,未经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超高压输电公司检修试验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52093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