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动汽车一体化充电机有效
申请号: | 201721520571.3 | 申请日: | 2017-11-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7683361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03 |
发明(设计)人: | 丛中笑;李鹏程;张秋雁;应丽云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B60L11/18 | 分类号: | B60L11/18;G07F15/00 |
代理公司: | 南京纵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24 | 代理人: | 董建林;张赏 |
地址: | 550007 贵***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总控单元 一体化 充电 开关量采集模块 开关量输出控制 模拟量采集模块 本实用新型 充电模块 电动汽车 后台主机 智能电表 充电机 读卡器 串口 模块化设计 安全方便 以太网 维护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动汽车一体化充电机,包括后台主机、一体化充电总控单元、智能电表、GPRS模块、显示单元、读卡器、模拟量采集模块、开关量采集模块、开关量输出控制模块、BMS和充电模块,后台主机通过以太网与一体化充电总控单元相连,一体化充电总控单元通过RS232串口分别与GPRS模块、显示单元、读卡器、模拟量采集模块、开关量采集模块相连,一体化充电总控单元通过RS485串口分别与智能电表、开关量输出控制模块相连,一体化充电总控单元还通过CAN总线与BMS和充电模块相连。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合理,安全方便可靠,采用模块化设计,有利于装置的维护。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动汽车一体化充电机,属于电动汽车充电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日益严苛的环保要求和新材料、新技术的迅猛发展,使电动汽车的发展进入高潮。在进行电动汽车开发和制造工作的同时,必须前瞻性地考虑电动汽车相关配套设施的建设。只有系统化地构建电动汽车相关配套设施的建设,才能为电动汽车市场的扩张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在电动汽车的相关配套设施中充电站的建设是极为重要的。我国电动汽车充电设施试点工程已建成多座充电站和上万台交流充电桩,覆盖全国多个省市。目前电动汽车充电设施建设主要有两种方式,一是占用较大场地的充电站方式,二是占用空间比较小的离散充电桩方式,这两种方式都存在一定的不足。充电站方式可以满足目前市场上要求的直流充电和交流充电方式,但是在日益紧张的市区空间很难有合适的地方建设,只能选址市郊;而占用空间不大的离散桩,只能对带车载充电机的电动汽车进行充电。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电动汽车一体化充电机,结构设计合理,安全方便可靠,采用模块化设计,有利于装置的维护。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动汽车一体化充电机,包括后台主机、一体化充电总控单元、智能电表、GPRS模块、显示单元、读卡器、模拟量采集模块、开关量采集模块、开关量输出控制模块、BMS和充电模块,所述后台主机通过以太网与一体化充电总控单元相连,所述一体化充电总控单元通过RS232串口分别与GPRS模块、显示单元、读卡器、模拟量采集模块、开关量采集模块相连,所述一体化充电总控单元通过RS485串口分别与智能电表、开关量输出控制模块相连,所述一体化充电总控单元还通过CAN总线与BMS和充电模块相连。
前述的一体化充电总控单元采用32位ARM芯片TI-AM1808。
前述的一体化充电总控单元使用linux系统,外部通过配置FPGA芯片扩展多路通信口。
前述的一体化充电总控单元具有16路RS232/485、2路CAN、2路标准以太网口。
前述的一体化充电总控单元通过以太网口或GPRS方式与后台进行通讯。
前述的一体化充电总控单元通过键盘及液晶显示接口进行人机交互。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结构设计合理,安全方便可靠,采用模块化设计,有利于装置的维护。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体化充电机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未经贵州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52057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充电桩内部分区结构
- 下一篇:一种自助式新能源汽车卷盘充电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