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单风道加热风机有效
申请号: | 201721519279.X | 申请日: | 2017-11-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7716514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10 |
发明(设计)人: | 何英;陈泳佑;郭荣冠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泳佑;郭荣冠 |
主分类号: | F24D13/02 | 分类号: | F24D13/02;F24D19/08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誉威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79 | 代理人: | 宛文鸣;张雪华 |
地址: | 516000 广东省惠***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加热 散热片 外界空气 散热 本实用新型 加热单元 加热风机 排风单元 单风道 加热片 散热面 散热式 热风 风源 节能省电 壳体内部 温度提升 制热效果 加热面 进风口 引入 风机 排出 吸入 制热 冷空气 隔离 体内 散发 外部 | ||
1.一种新型单风道加热风机,具有设置于壳体内部且使加热之后的热风从出风管引导至外界供使用的排风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风机包括设置于外壳体内部的散热式的加热单元:
所述散热式的加热单元具有若干散热片,每个散热片具有直接与引入壳体内的外界空气相接触的散热面,使经由散热面散发的热量对引入的外界空气升温并且形成加热风源;
所述散热片至少一面与设置于壳体内部的加热片接触形成加热面,使该加热面对所述加热风源加热形成供排风单元排出的热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单风道加热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采用保温纤维无纺布成型的保温纤维外壳体。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单风道加热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片采用两片上下位置固定,两片散热片之间的空隙处设置加热片并且使加热片直接对两片散热片进行加热。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新型单风道加热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片与对应散热片的接触面作为加热面,从而在散热系统内部形成两个直接加热面,每个加热面将积累的热量通过对应的散热片传递至散热片外部。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新型单风道加热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式的加热单元在启动电源之后进行预热,首次将引入的外界空气直接由加热片加热之后经过加热面传导至散热片,再与陆续进入进风口的外界空气结合使空气升温。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新型单风道加热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排风单元与散热片之间的空间设置为形成热风排出区域。
7.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新型单风道加热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面的散热越快则加热面的温度越高,通过所述加热面的空气温度越高则制热的温度越高。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新型单风道加热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式的加热单元设置于外壳体内部靠近进风口位置处,使从进风口进入的外界空气首先经过该加热单元,经过加热处理之后再导向排风单元。
9.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新型单风道加热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内部设置引入外界空气的可分流进风通道,使从进风口进入的外界空气分流一部分直接经过散热片上表面与加热风源加热形成的热风混合由排风单元引导排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泳佑;郭荣冠,未经陈泳佑;郭荣冠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519279.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环保型碳纳米远红外电暖器
- 下一篇:石墨烯智能取暖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