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简易泪道义管有效
申请号: | 201721516490.6 | 申请日: | 2017-11-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8958491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11 |
发明(设计)人: | 王洪亚;周玮琰;王玉英;唐侠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省立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F9/007 | 分类号: | A61F9/007;A61F2/95;A61F2/82 |
代理公司: | 济南诚智商标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7105 | 代理人: | 黎明 |
地址: | 250021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硅胶管道 本实用新型 义管 植入 泪道义管 简易 上端 内置 探针 开口 泪小管断裂 技术难度 泪道疾病 泪道损伤 泪道狭窄 泪道阻塞 泪液引流 翅膀状 管径 分解 治疗 应用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简易泪道义管,包括硅胶管道以及内置探针,硅胶管道的末端设有开口,其上端为U形翅膀状;其中硅胶管道管径为2mm,内径为1.8mm,长4cm,内置探针2为1.8mm粗,长度与硅胶管道同长。本实用新型采用简易的分解义管,应用于泪小管断裂、泪道狭窄、泪道阻塞等泪道疾病治疗,能够完美解决义管固定、植入困难、泪道损伤等植入中的问题,义管末端及上端的开口,可以解决泪液引流问题;本实用新型植入简单、易行,尤其对初学者也无太大技术难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简易泪道义管,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泪腺产生的泪液湿润眼表后,通过泪小点-泪小管-泪总管-泪囊-鼻泪管流入鼻腔,泪道引流系统发生功能性障碍而导致溢泪,长期溢泪眼睛内眦部皮肤潮红、发生湿疹,患者不断向下揩拭眼泪二造成下睑外翻和流脓造成角膜感染、视力下降、甚至视力丧失。造成溢泪的原因较多,其中泪小管断裂、泪道狭窄、泪道阻塞等泪道疾病,使泪道系统无法再通,惟有通过泪旁道义管引流泪液。目前泪道疾病所应用的义管包括如下几个方面:1)使用腰麻管自下泪小点或上泪小点至鼻泪管开口顺行植入管道,缺点是固定困难,常使用胶带黏贴,风险固定等等,容易脱落,过敏等;影响患者外观;管道为硬管道,容易外翻及引起泪小点撕裂;2)RS管,该管道为双径路环形管道,不管患者是否为上下泪小管都有问题,该系统都要进行双泪小管植入管道(如图1所示:6为RS管),对患者的健康端泪小管容易造成医源性损伤;该管道为环形管道,管道无孔隙,植入后眼泪无法引流,患者取出植入管前还是会有流泪的症状,而且植入后无法验证义管是否在泪道内;3)自鼻泪道开口处逆行植入义管,缺点是植入困难,眼科大夫不易完成,需耳鼻喉科大夫合作,容易损伤鼻粘膜。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的泪道义管。
为解决这一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简易泪道义管,包括硅胶管道以及内置探针,硅胶管道的末端设有开口,其上端为U形翅膀状;其中硅胶管道管径为2mm,内径为1.8mm,长4cm,内置探针2为1.8mm粗,长度与硅胶管道同长。
所述U形翅膀状模拟泪小点处眼部解剖形状,设有U形开口。
所述硅胶管道的管身设有刻度标记。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采用简易的分解义管,应用于泪小管断裂、泪道狭窄、泪道阻塞等泪道疾病治疗,能够完美解决义管固定、植入困难、泪道损伤等植入中的问题,义管末端及上端的开口,可以解决泪液引流问题;本实用新型植入简单、易行,尤其对初学者也无太大技术难度。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RS管的植入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硅胶管道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U形翅膀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硅胶管道、2内置探针、3开口、4U形翅膀状、5U形开口、6RS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具体描述。
图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本实用新型包括硅胶管道1以及内置探针2。
图3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硅胶管道的结构示意图。
所述硅胶管道1的末端设有开口3,其上端为U形翅膀状4;其中硅胶管道1管径为2mm,内径为1.8mm,长4cm,内置探针2为1.8mm粗,长度与硅胶管道1同长。
图4所示为本实用新型U形翅膀状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省立医院,未经山东省立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51649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粘贴型磁性眼睑闭合医疗装置
- 下一篇:眼科手术超声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