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中心孔定位双端轴承退卸机有效
| 申请号: | 201721511180.5 | 申请日: | 2017-11-14 |
| 公开(公告)号: | CN207387559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22 |
| 发明(设计)人: | 喻国锋;童俊军;张霄;喻侃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北合强机械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5B27/06 | 分类号: | B25B27/06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436004 ***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中心 定位 轴承 退卸机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中心孔定位双端轴承退卸机,包括机架,所述的机架两头同轴线对称设有退卸油缸,所述的退卸油缸外层是一个金属套,其内是活塞杆,活塞杆的前端直径小于车轴端头直径,其内设有顶尖,机架侧面设有移动插板装置。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轴承退卸真正实现了中心定位,有效地保证了退卸质量和精度,不仅适用所有轮对上轴承的退卸,更适用低地板车轴承的退卸。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铁路机车车辆装备机械,具体与一种中心孔定位双端轴承退卸机有关。
背景技术
此前所有轴承退卸机退卸轴承时,都是将轮对直接滚入退卸机,进入升降平台,主要有三种定位方式:一种是通过托举车轴升降来使车轴中心线与退卸油缸中心线同心;第二种是通过托举车轮升降来使车轴中心线与退卸油缸中心线同心;第三种是升降退卸油缸来使车轴中心线与退卸油缸中心线同心。这些实质上都不能真正实现车轴中心孔定位来退卸轴承,因为,在退卸轴承时,都是一端油缸活塞杆顶尖顶持车轴,通过装在活塞杆套上的拉爪一起后退卸下轴承,另一端油缸则只是起托持作用,不能实现双头油缸同时顶持受力定位。使用车轴中心孔定位来退卸轴承,非常适合低地板车的轴承退卸。因为低地板车轴承在退卸前,车轴上已经没有车轮。一般的轴承压装机均与车间轨道相接应,轮对在轨道上滚入退卸机,再进行轴承的退卸,而低地板车的轮对,车轮在轴承的外侧,先进行了退卸,再想退卸轴承时,光剩下车轴和轴承已经不好滚动入机了,必须通过小车输送。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中心孔定位双端轴承退卸机,它适用所有轮对上轴承的退卸,尤其是低地板车轴承的退卸,且中心孔定位,保证退卸质量和精度。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是,一种中心孔定位双端轴承退卸机,包括机架,其特征是:所述的机架两头同轴线对称设有退卸油缸,所述的退卸油缸外层是一个金属套,其内是活塞杆,活塞杆的前端直径小于车轴端头直径,其内设有顶尖,机架侧面设有移动插板装置。
所述活塞杆的前端设有尼龙套,活塞杆的前端加尼龙套的直径小于车轴直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轴承退卸真正实现了中心定位,有效地保证了退卸质量和精度,不仅适用所有轮对上轴承的退卸,更适用低地板车轴承的退卸。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主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侧视图。
图中,1机架,2退卸油缸、21金属套、22活塞杆、23顶尖、24尼龙套,3移动插板装置、31移动插板,4轮对、41车轴、42轮子、43轴承,5输送小车。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中心孔定位双端轴承退卸机,包括机架1,所述的机架两头同轴线对称设有退卸油缸2,所述的退卸油缸外层是一个金属套21,其内是活塞杆22,活塞杆的前端直径小于车轴端头直径,其内设有顶尖23,机架侧面设有移动插板装置3。
所述活塞杆的前端设有尼龙套24,活塞杆的前端加尼龙套的直径小于车轴直径。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如下:
将待退卸的轮对或带轴承的车轴通过输送小车送入本机,托起后,两头退卸油缸活塞杆伸出,其两头顶尖同时顶住车轴定位孔,移动插板装置移动至待退轴承旁边,退卸左端轴承时,移动插板伸出插入到左端轴承后端面,机架左头退卸油缸前进,顶轴向右,移动插板挡住轴承而退下,同理退下右端轴承。退下来的轴承自动到尼龙套上,由人工取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合强机械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湖北合强机械发展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51118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X射线检查系统的防撞装置
- 下一篇:一种应用于超声波加湿器的浮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