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气举式采油车有效
申请号: | 201721510844.6 | 申请日: | 2017-11-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7393168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22 |
发明(设计)人: | 董悦;杨彪强;杨伯客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石油大学 |
主分类号: | E21B43/00 | 分类号: | E21B4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轻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12 | 代理人: | 谈杰 |
地址: | 710065 陕西***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气举式采 油车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气举式采油车,包括油罐车、高压钢丝编织胶管和气举油管,在井下高压钢丝编织胶管一端穿过输油管固定点与气举油管相连,地面上高压钢丝编织胶管缠绕在滚筒上,另一端固定在滚筒轴上,再从轴上引出输油连接在油罐车的储油罐上,井口装置进气口另一端连接在压缩机上;通过制氮装置产生的氮气经压缩机,通过进气管到达油井环空,环空增压使井内液体沿高压钢丝编织胶管输送至地面储油罐中,整车结构简单机动灵活,操作方便,而且,采用氮气压缩气举方式,井下下放高压钢丝编织胶管单井作业只需下放一次,且采用氮气气举技术成熟、安全环保。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采油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气举式采油车。
背景技术
目前我国许多油田因油井单井产量低,造成常关井与间关井数量逐年增加这些井如果仍采用常规的采油方式铺设输油管线和架设电路将增加油田生产和维护费用。而现有的可移动式采油装置对油井要求高且只能用于竖直井,单井次作业时间长,钢丝绞绳上下作业时还会造成一定的环境污染。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气举式采油车,采用氮气压缩气举方式,井下下放高压钢丝编织胶管单井作业只需下放一次,且采用氮气气举技术成熟、安全环保,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气举式采油车,包括油罐车、高压钢丝编织胶管和气举油管,所述高压钢丝编织胶管的一端连接气举油管,另一端穿过进气口连接至输油管密封固定点;所述输油管密封固定点通过输油管连接在滚筒上,滚筒上插接有出油管,出油管另一端连接在油罐车上;所述滚筒的一侧还设置有控制台,控制台电连接有气体压缩机、制氮装置和动力装置;所述制氮装置上插接有进气管,进气管的另一端连接在进气口上。
优选的,所述高压钢丝编织胶管穿过输油管密封固定点缠绕并固定在滚筒的转轴上,高压钢丝编织胶管在滚筒的引出端口处连接出油管。
优选的,所述高压钢丝编织胶管根据施工压力要求选择内嵌单层或双层钢丝网。
优选的,所述滚筒的直径为325mm,端板直径1000m,滚筒容绳长度740mm,滚筒上可缠绕直径30mm的单层高压钢丝编织胶管800m。
优选的,所述制氮装置经气体压缩机注气后压力可达25MPa。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气举式采油车,制氮装置采用膜分离技术,产生的氮气经增压进入油井环空,通过气体压缩机注气压力可达25MPa,整个过程中注气压力、注气量可根据不同井深进行调控,灵活方便。
2、本气举式采油车,采用氮气压缩气举方式,井下下放高压钢丝编织胶管单井作业只需下放一次,且采用氮气气举技术成熟、安全环保。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滚筒输油管出油口安装位置示意图。
图中:1输油管密封固定点,2进气口,3高压钢丝编织胶管,4气举油管,5进气管,6动力装置,7制氮装置,8气体压缩机,9控制台,10滚筒,11出油管,12油罐车。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石油大学,未经西安石油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51084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