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桶装乳化剂加热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1510183.7 | 申请日: | 2017-11-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7498302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15 |
发明(设计)人: | 孙强;张志勇;何勇;陈先俊;王继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马鞍山江南化工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C06B21/00 | 分类号: | C06B21/00 |
代理公司: | 马鞍山市金桥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4111 | 代理人: | 鲁延生 |
地址: | 243000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乳化剂 夹层蒸汽 加热箱 蒸汽 本实用新型 出气组件 加热装置 进气组件 限位钢索 门栓 桶装 圆柱体箱体 圆柱体圆心 节约资源 生产效率 油相材料 蒸汽余热 一分为二 加热桶 合页 纵切 配制 倾倒 残留 | ||
本实用新型公布了一种桶装乳化剂加热装置,它包括夹层蒸汽加热箱、蒸汽进气组件、蒸汽出气组件、限位钢索;所述的夹层蒸汽加热箱为圆柱体箱体,整个箱体从圆柱体圆心位置纵切方向一分为二,通过两侧的合页和门栓固定为整体;所述的限位钢索位于门栓顶部,两端分别连接夹层蒸汽加热箱两个部分;所述的蒸汽进气组件、蒸汽出气组件分别设置在夹层蒸汽加热箱的两侧。本实用新型装置利用蒸汽余热加热桶装乳化剂,不但节约资源,还能减短乳化剂倾倒时间,减少桶内残留乳化剂,加快油相材料配制速度,提高生产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胶状乳化炸药生产的装置,具体涉及一种桶装乳化剂加热装置。
背景技术
蒸汽是胶状乳化炸药生产线中重要的能量供给。在胶状乳化炸药生产过程中,水油相原材料溶(熔)化配制及管道保温等方面均需使用蒸汽,但普遍存在多余蒸汽直接排放的问题。多余蒸汽中仍然有大量的热量未被利用,便直接排放到空气中,不仅增大了锅炉燃气成本,还增加了废气排放量,既造成了资源浪费,又加剧了环境污染。
乳化剂是胶状乳化炸药生产的重要原材料之一。在使用过程中,需要将铁桶倾斜把乳化剂从桶口倒出,但由于乳化剂自身的粘度很大,很难在短时间内倾倒干净,尤其在低温时这种状况愈发明显。倾倒过程时间长效率低,影响单位时间内产品的产量,如果为了加快配制时间必定要减短乳化剂倾倒时间,则乳化剂桶内会残留较多物料没有倾倒干净,造成原材料浪费。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桶装乳化剂加热装置,利用蒸汽预热加热桶装乳化剂,节能环保,同时能有效降低桶装乳化剂倾倒时间,提高生产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桶装乳化剂加热装置,它包括夹层蒸汽加热箱、蒸汽进气组件、蒸汽出气组件、限位钢索;所述的夹层蒸汽加热箱为圆柱体箱体,整个箱体从圆柱体圆心位置纵切方向一分为二,通过两侧的合页和门栓固定为整体;所述的限位钢索位于门栓顶部,两端分别连接夹层蒸汽加热箱两个部分;所述的蒸汽进气组件、蒸汽出气组件分别设置在夹层蒸汽加热箱的两侧。
进一步地,所述的蒸汽进气组件包括蒸汽进气软管、蒸汽进气接头;所述的蒸汽进气接头有两个,通过焊接的方式分别连接到夹层蒸汽加热箱位于合页一端的上侧,蒸汽进气接头另一端与蒸汽进气软管相连。
进一步地,所述的蒸汽进气软管外侧设置有阀门。
进一步地,所述的蒸汽出气组件包括蒸汽出气软管、蒸汽出气接头;所述的蒸汽出气接头有两个,通过焊接的方式分别连接到夹层蒸汽加热箱位于门栓一端的下侧;所述的蒸汽出气软管一端连接蒸汽出气接头,另一端连接其他尾气处理装置。
进一步地,所述的夹层蒸汽加热箱顶部圆心处设置有排气孔。
进一步地,所述的夹层蒸汽加热箱为不锈钢钢板焊接制成,中间留有夹层。
进一步地,所述的加热装置还包括设置在夹层蒸汽加热箱底部的四个万向轮和设置在侧上方的扶手。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为:本实用新型的加热装置有效利用了蒸汽余热,不仅在节能降耗方面及环保方面作用突出,而且通过本装置加热后的乳化剂的粘度大大降低,倾倒乳化剂时间短,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提高了乳化炸药配料油相配料的速度,减少了桶内乳化剂残留,满足了生产需求。同时本实用新型的加热装置成本低廉,安装简易,经济效益好,且在提高乳化炸药生产效率方面作用明显。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加热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加热装置展开状态的俯视图;
图中:1、夹层蒸汽加热箱,2、蒸汽进气软管,3、蒸汽进气接头,4、蒸汽出气软管,5、蒸汽出气接头,6、万向轮,7、阀门,8、合页,9、门栓,10、排气孔,11、限位钢索,12、扶手,13、桶装乳化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马鞍山江南化工有限责任公司,未经马鞍山江南化工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51018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微生物有机肥生产系统
- 下一篇:乙炔加氢制乙烯的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