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防变形的电热锅有效
申请号: | 201721509951.7 | 申请日: | 2017-11-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8610546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19 |
发明(设计)人: | 高孝会 | 申请(专利权)人: | 高孝会 |
主分类号: | A47J27/00 | 分类号: | A47J27/00 |
代理公司: | 广东翰锐律师事务所 44442 | 代理人: | 陈业胜;杜锴健 |
地址: | 528329 广东省佛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底座 上限位条 下限位条 底座内壁 下连接柱 限位结构 电热锅 防变形 锅体 嵌套 本实用新型 错开设置 环体结构 螺栓连接 上连接柱 上下贯通 筒状结构 外壳连接 外壳内壁 外壳内腔 向上延伸 向下延伸 拼接处 上开口 对位 盖体 变形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防变形的电热锅,包括盖体、锅体、外壳与底座,外壳内腔嵌套设有锅体,所述底座为上开口的筒状结构,其上设有下连接柱;所述外壳呈上下贯通环体结构,其上设有上连接柱;所述上、下连接柱通过螺栓连接,将底座与外壳连接固定;还包括设于所述底座与外壳拼接处的限位结构,所述限位结构包括设于底座内壁的多个上限位条,以及外壳底部的多个下限位条;所述上限位条向上延伸抵靠外壳内壁,所述下限位条向下延伸抵靠底座内壁,且各上限位条与各下限位条错开设置,对底座与外壳作水平方向上的对位固定;可以很好减少由于外壳与底座变形在二者之间产生的间隙,尤其是水平方向上的间隙。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家用电器领域,尤其是一种防变形的电热锅。
背景技术
随着家用烹调设备的快速发展,用于烹调食物的设备种类也变得越来越多样化,除了使用天然气、液化气等作为加热源来加热食物以外,使用电加热的方式来烹饪食物由于使用场景方便,没有供气的厨房,只需要有接入电源插座即可方便的使用电加热类型的烹调锅,电加热的烹调锅也走入千家万户。
目前,市场上的电加热烹调锅的外壳由于外观设计等要求,避免从外表面看到底座上的螺丝孔而将底座上的螺丝固定柱设置在外壳内部,一般距离外壳内壁有一定的距离,这样在将外壳与底座通过螺丝固定好了之后,由于受力不是很均匀,外壳或者底座会产生一定的变形,会造成在外壳与底座为设置固定柱的地方出现间隙。而且在使用时,随着锅体的加热时,外壳和底座的温度也会随之升高,其形状也会随之膨胀变形,特别是水平方向上的变形,从而在底座与外壳之间产生间隙。
外壳与四座之间的间隙主要分为两种,包括竖直方向上的间隙与水平方向上的间隙,现有的针对此问题提出的改进方案为在外壳与底座之间增设卡接结构来减少间隙的出现。但是现有的卡接结构多采用底座或外壳上凸起的卡扣卡入外壳或底座壁上直接开的卡孔内,此结构可以较好的阻止上下方向的间隙出现,但是通过在原有的外壳或者底座上开孔来作为固定结构的话,会影响外壳或者底座的结构强度,且此类卡孔一般设置在靠近边缘处,孔的边缘厚度有限,若此处由于受力易导致卡孔边缘断裂从而影响整个外壳或者底座的正常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变形的电热锅,可以很好减少由于外壳与底座变形在二者之间产生的间隙,尤其是水平方向上的间隙。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有:
一种防变形的电热锅,包括盖体、锅体、外壳与底座,外壳内腔嵌套设有锅体,所述底座为上开口的筒状结构,其上设有下连接柱;所述外壳呈上下贯通环体结构,其上设有上连接柱;所述上、下连接柱通过螺栓连接,将底座与外壳连接固定;还包括设于所述底座与外壳拼接处的限位结构,所述限位结构包括设于底座内壁的多个上限位条,以及外壳底部的多个下限位条;所述上限位条向上延伸抵靠外壳内壁,所述下限位条向下延伸抵靠底座内壁,且各上限位条与各下限位条错位设置,对底座与外壳作水平方向上的对位固定。
现有的电热锅一般包括了外壳与底座的结构,这种结构需要将外壳与底座连接固定起来,先一般采用连接柱螺栓连接的结构来达到此目的,但是出于制造难度、原材料成本等方面考虑,螺栓连接柱结构的数量一般不会太多。但是当螺栓连接结构数量有限时,底座与外壳固定之后,仅能保证二者不会上下脱离形成间隙,外壳与底座在设有螺栓结构的位置受力而其余位置未受力,容易在未受力的部位产生变形,从而产生水平方向上的间隙。另一方面,由于电热锅的加热装置在加热的过程中难免有部分热量传输到外壳和底座上,而外壳和底座一般采用塑料的材质,尽管接收到的热量有限,但是在长期受热后,塑料的外壳与底座还是容易产生变形产生间隙。这些间隙的存在不但大大影响了电热锅的外观与消费者对产品整体的质量感官,而且水滴和杂物等易从间隙中进入电热锅内,影响电热锅的正常使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高孝会,未经高孝会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50995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