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升降平台失速限位保护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1509748.X | 申请日: | 2017-11-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7468160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08 |
发明(设计)人: | 赵以保;丁兴华;陈丙寅;郑砚秋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晨光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F17/00 | 分类号: | B66F17/00 |
代理公司: | 南京理工大学专利中心 32203 | 代理人: | 陈鹏 |
地址: | 210006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编码器 限位控制器 升降平台 超速 失速 主动力轴 下坠 限位保护装置 本实用新型 保护装置检测 动力装置主轴 切断动力装置 信号进行处理 连接电缆 实时显示 信号电缆 转速比为 转速信号 同轴 显示屏 刹车 电源 反馈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升降平台失速限位保护装置,包括编码器、超速限位控制器及连接电缆;编码器设置于升降平台动力装置主轴末端,编码器与主动力轴同轴,其转速比为1:1;当主动力轴旋转时,编码器内部轴以同样速度旋转;编码器转速信号通过信号电缆反馈至超速限位控制器,超速限位控制器对输入信号进行处理,得出主动力轴旋转速度,并通过超速限位控制器上的显示屏实时显示。当升降平台出现失速下坠现象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装置检测出下坠现象正在发生,并采取切断动力装置电源的方式,进行强制刹车,阻止平台失速下坠。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安全保护装置,特别是一种升降平台失速限位保护装置。
背景技术
升降平台类产品结构简单,使用便捷,受到越来越多厂家的欢迎。但升降平台类产品因技术门槛低,市场上的升降平台不但在结构、控制上不断简化,而且在对设备及使用人员方面缺乏必要的安全保护装置。
目前,升降平台类产品在失速下坠过程中,无相应的自动控制系统来阻止下坠事故的发生。在部分升降平台动力装置上,安装有手动制动系统,当监视人员发现平台突然下坠,可通过人为干预的方式,对升降平台动力装置进行刹车。升降平台的上下限位均采取机械限位器。
由上可知,现有的防坠方法主要存在以下不足:
(1)手动制动系统反应时间较长。一般失速下坠事故发生的时间不定且发生延续时间很短,在人员尚未反应过来时,失速下坠事故已经完成,造成设备或人员伤害。
(2)因升降平台使用环境的特殊性,每次使用完成后,升降平台及起吊绳索均需拆除或收起,导致每次使用升降平台时,均需对限位装置做重新调节。因限位装置的转速比较大,调节时间一般需两三个小时,且需反复多次,耽误升降平台的使用。
(3)机械式限位装置具有回程滞后现象,一旦上限位到位后,需下降至少1m以上,升降平台方可继续上升,给使用带来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升降平台失速限位保护装置。
实现本实用新型目的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升降平台失速限位保护装置,包括编码器、超速限位控制器及连接电缆;
编码器设置于升降平台动力装置主动力轴末端,编码器与主动力轴同轴,其转速比为1:1;当主动力轴旋转时,编码器内部轴以同样速度旋转;
编码器转速信号通过信号电缆反馈至超速限位控制器,超速限位控制器对输入信号进行处理,得出主动力轴旋转速度,当速度超过设定上限值,超速限位控制器立即切断动力装置主电源。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本实用新型增加了升降平台使用的可靠性与安全性;当超速现象发生时,可通过自动控制,来阻止平台的下坠事故;(2)电子限位装置节约了大量调试限位位置时间;消除了机械限位装置回程滞后现象的发生。
附图说明
图1为升降平台失速限位保护装置结构图。
图2为升降平台失速限位保护装置安装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升降平台失速限位保护装置,包括编码器、超速限位控制器及连接电缆;
编码器设置于升降平台动力装置主轴末端,编码器与主动力轴同轴,其转速比为1:1;当主动力轴旋转时,编码器内部轴以同样速度旋转;
编码器转速信号通过信号电缆反馈至超速限位控制器,超速限位控制器对输入信号进行处理,得出主动力轴旋转速度,当速度超过设定上限值,超速限位控制器立即切断动力装置主电源。
超速限位控制器设置有显示屏,用于实时显示主动力轴旋转速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晨光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南京晨光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50974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