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动物检疫用血液采样器有效
申请号: | 201721509454.7 | 申请日: | 2017-11-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8677405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02 |
发明(设计)人: | 李纯钢;张晓雷;李瑞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华人民共和国龙口出入境检验检疫局 |
主分类号: | A61B5/15 | 分类号: | A61B5/15 |
代理公司: | 浙江英普律师事务所 33238 | 代理人: | 王炎军 |
地址: | 265700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输血管 采血针 负压 控制器 负压室 采血 本实用新型 动物检疫 血液采样 通断 相通 按压 室内 血样采集器 动物血管 动物血液 血液采集 穿刺 不相通 隔离膜 串接 刺穿 减小 压下 采集 血管 停留 保证 | ||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设计合理、血液采集操作方便的血样采集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动物检疫用血液采样器,在输血管上串接有控制输血管通断的控制器,该控制器主要用于控制输血管的通断,在实际采血过程中,可先使输血管与负压室相通,此时由于控制器使得采血针与负压室不相通,可以保证负压室内的负压,然后,再将采血针插入动物的血管,再压下按压部使穿刺部刺穿隔离膜,此时,采血针即通过输血管与负压室相通,利用负压室内的负压对动物进行采血。该方案大大提高了采血效率,并且,采血针在动物血管内的停留时间短,减小了动物的不适,有利于动物血液的采集。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采样器,尤其涉及一种动物检疫用血液采样器,属于医疗用具领域。
背景技术
动物检疫是检查动物疫情的一种常用手段,动物检疫过程中可能需要采集动物的血样进行分析,以获得所需要的情报。
现有技术中采集动物血样时一般使用血样采集器进行采集,现有技术中的血样采集器包括采集瓶、输血管及采血针,采集瓶具有负压室,在实际采样过程中,先将采血针插入动物的血管,然后再将输血管与负压室连通,利用负压室内的负压将动物的血液采集至采集瓶内。这种采血方式相对于使用注射器采血,降低了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但是,这种采血方式在采血过程中需要先将采血针插入动物的血管,然后再通过输血管将采血针与负压室连通,该过程一方面造成采血时间过长,另一方面,动物挣扎可能造成采血针错位,可能造成血样采集器失效,不利于采血操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设计合理、血液采集操作方便的血样采集器。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动物检疫用血液采样器,包括具有负压室的采样瓶和输血管,在所述输血管的两端分别设置有采集血液的采血针和插入负压室内的连接针,所述采血针与连接针通过输血管相通,所述采样瓶上设置有与负压室相通的开口,所述开口由橡皮塞密封,在所述输血管上串接有控制输血管通断的控制器,所述控制器包括与采血针相通的第一室体和与所述连接针相通的第二室体,在所述第一室体与所述第二室体之间设置有将第一室体与第二室体隔开的隔离膜,在所述第一室体内设置有刺破所述隔离膜的穿刺部,所述第一室体的侧壁上设有可产生弹性变形的按压部,所述穿刺部设置于所述按压部上。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动物检疫用血液采样器,在输血管上串接有控制输血管通断的控制器,该控制器主要用于控制输血管的通断,在实际采血过程中,可先使输血管与负压室相通,此时由于控制器使得采血针与负压室不相通,可以保证负压室内的负压,然后,再将采血针插入动物的血管,再压下按压部使穿刺部刺穿隔离膜,此时,采血针即通过输血管与负压室相通,利用负压室内的负压对动物进行采血。该方案大大提高了采血效率,并且,采血针在动物血管内的停留时间短,减小了动物的不适,有利于动物血液的采集。
优选的,所述按压部为第一室体的侧壁的一部分,在第一室体的外壁上涂设有标识所述按压部的涂层;
涂层的设置主要起到标识作用,操作人员可以及时压下按压部,优化了控制器的操作性能。
或者,所述第一室体上开设有设置按压部的装配口,所述装配口与所述第一室体相通,所述按压部粘接于所述装配口的侧壁上。
该方案使得控制器便于制造,降低了控制器的制造成本,进而降低了血液采样器的使用成本。
优选的,所述穿刺部与所述按压部为一体式结构,所述穿刺部的形状为圆锥形,并且,所述穿刺部的横截面面积由接合于按压部上的一端向远离按压部的一端逐渐减小。
穿刺部具有尖锐特征,有利于穿刺部刺穿隔离膜,优化了控制器的性能。
优选的,所述隔离膜与所述控制器为一体式结构,并且,所述隔离膜正对穿刺部处的厚度小于所述隔离膜远离穿刺部处的厚度,所述隔离膜最厚处的厚度不大于0.5毫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龙口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未经中华人民共和国龙口出入境检验检疫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50945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