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烟感检测用烟枪有效
申请号: | 201721509386.4 | 申请日: | 2017-11-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7611476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13 |
发明(设计)人: | 招晓阳;李少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新利堡消防工程企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8B29/12 | 分类号: | G08B29/12;G01N3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0630 广东省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注液口 香液 输液管 烟枪 容纳腔 注液 枪嘴 烟感 本实用新型 工作效率 注入器 检测 使用率 管径 排出 连通 口径 破裂 输液 储存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烟感检测用烟枪,针对操作人员在注入雾香液的时候易产生气泡导致无法顺利注液的问题,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包括一端设有枪嘴的发烟枪头,发烟枪头内设有储存雾香液的容纳腔,发烟枪头远离枪嘴的一端设有连通容纳腔的注液口,注液口处设有输液管,输液管的管径小于注液口的口径。工人可通过用注入器插入到注液口中与设置在注液口的输液管连接,通过输液管来进行输液,输液管与注液口之间留有供容纳腔内气体排出的间隙,使得操作人员能够顺利将雾香液注入到容纳腔内,无需在注液的过程中需要间隔地注入雾香液,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时也避免了在注液的过程中注液口产生气泡,气泡破裂导致雾香液的浪费,提高了雾香液的使用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消防检测仪器,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烟感检测用烟枪。
背景技术
烟感测试烟枪又叫消防烟枪,是利用物理学和化学原理控制和转换技术,采用环保型雾香液通过电子能量转换,利用液体释放颗粒烟雾,取代并淘汰了传统的棒香发烟方式,发出的烟雾无明火、无烟灰、无烟油,对探头无二次污染。烟枪,以其结构紧凑,外形精美,携带方便,组装简单,操作灵活,枪体轻便,性价比高等受到广大用户的青睐。全结构为不锈钢设计,铝合金箱包装,可对感烟类(各种型号的离子、光电及复合类烟感探测器)火灾探测器进行维护、检测、调试、验收、灵敏度试验。是消防检测、消防工程及使用火灾报警系统的单位最佳辅助工具。
这种烟感测试烟枪采用特质的雾香液电子雾化技术来进行发烟,则需要操作人员对发烟枪头中注入雾香液来进行使用,但是发烟枪头常设的注液口的口径较小,操作人员通过用注入器注入雾香液的时候,易导致雾香液将注液口封堵,使得发烟枪头容纳腔的气体无法顺利排出,在注液口处产生气泡,使得雾香液无法顺利进入到容纳腔中,并且气泡在破裂时使得雾香液飞溅,导致雾香液的浪费,因此,仍有改进的空间。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烟感检测用烟枪,具有注液效率高的优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烟感检测用烟枪,包括一端设有烟嘴的发烟枪头,所述发烟枪头内设有储存雾香液的容纳腔,所述发烟枪头远离烟嘴的一端设有连通容纳腔的注液口,所述注液口处设有用于输液的输液管,所述输液管的管径小于注液口的口径。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操作人员在使用烟枪进行测试前,需要在容纳腔内注入足够的雾香液以备使用,则工人可通过用注入器插入到注液口中与设置在注液口的输液管连接,通过输液管来进行输液,并且输液管的管径小于注液口的口径,则使得输液管与注液口之间留有供容纳腔内气体排出的间隙,使得操作人员能够顺利将雾香液注入到容纳腔内,无需在注液的过程中需要间隔地注入雾香液,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时也避免了在注液的过程中注液口产生气泡,气泡破裂导致雾香液的浪费,提高了雾香液的使用率。
优选的,所述输液管通过固定杆与容纳腔内壁固定连接,所述输液管与注液口间留有空隙。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输液管通过固定杆与容纳腔内壁连接,增强了输液管的稳定性,同时输液管与注液口留有的空隙可在操作人员向容纳腔内注入雾香液时,容纳腔内的气体受到挤压可从空隙排出容纳腔外,避免在注入的过程中注液口过小易使注液口被雾香液填满,导致气体在从注液口排出时形成气泡,导致雾香液受到气泡的冲压溅到容纳腔外,造成雾香液的浪费,同时空隙透气可方便操作人员注入雾香液,提高了劳动效率。
优选的,所述输液管延伸至容纳腔远离注液口的一端且与容纳腔内壁留有空隙。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发烟枪头翻转使得注液口朝上进行注液,此时输液管延伸至容纳腔相对于注液口的底部,可使得雾香液从容纳腔的底部进行注入,使得雾香液能够充分注入到容纳腔内,同时输液管与容纳腔留有空隙,使得输液管不会影响容纳腔的排气,提高了输液的稳定性。
优选的,所述发烟枪头侧壁上设有用于观察容纳腔腔的观察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新利堡消防工程企业有限公司,未经广州新利堡消防工程企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50938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