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兼具下模预热和产品脱模的自动化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1509298.4 | 申请日: | 2017-11-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7403116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25 |
发明(设计)人: | 梁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市容长耕橡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5/40 | 分类号: | B29C45/40;B29C45/73 |
代理公司: | 重庆上义众和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25 | 代理人: | 谭勇 |
地址: | 400056 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下模 滑动板 动力装置 自动化装置 产品脱模 基座顶部 推拉装置 脱模装置 预热装置 预热 滚轮 滑槽 安装处 输出端 下模板 加热 移动 | ||
一种兼具下模预热和产品脱模的自动化装置,包括基座、动力装置、滑动板、脱模装置和下模预热装置;动力装置安装在基座顶部,在基座顶部开设有滑槽,在滑槽中均匀分布有滚轮,滑动板放置在滚轮上,动力装置输出端与滑动板一端相连,脱模装置和下模预热装置分别安装在滑动板顶部。设置有推拉装置,该推拉装置能够对加热的下模板进行推动,移动到设备的下模安装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兼具下模预热和产品脱模的自动化装置。
背景技术
在塑料加工成形过程中,需要使用注塑机将混合好的材料注入到模具中,加工形成塑料制品,在目前工厂使用的注塑机是通过将塑胶原料经过高温融化后再进行注入,使用的模具是根据工厂生产的产品进行设计,但是在使用注塑机过程中发现,由于注塑机将原料注入模具中,在模具与原料之间存在较大的温差,原料进入到模具中后,会在产品中形成气泡,导致产品存在瑕疵,因此在注塑时,考虑到将模具进行加热处理,但是在注塑完成后,进行模具分离取出生产的产品,由于生产的产品温度非常高,工人不能直接使用手取,需要戴手套,将模具去下后,用机器进行脱模处理,然后再将模具放置在工作台上进行加工,由于是操作人员手工操作,效率非常低下。同时,常常出现操作人员被烫伤的情况,因此为了提高效率保证工作人员的安全,需要在现有的注塑机设备上增加模具的分离装置。同时需要使用方便,能够快速进行调整,提出一种兼具下模预热和产品脱模的自动化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出一种可移动式下模输送预热装置,具体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兼具下模预热和产品脱模的自动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座(21)、动力装置(22)、滑动板(23)、脱模装置和下模预热装置;
所述动力装置(22)安装在所述基座(21)顶部,在所述基座(21)顶部开设有滑槽(24),在所述滑槽(24)中均匀分布有滚轮(25),所述滑动板(23)放置在所述滚轮(25)上,所述动力装置(22)输出端与所述滑动板(23)一端相连,所述脱模装置和所述下模预热装置分别安装在所述滑动板(23)顶部;
所述脱模装置包括固定板(26)、第一升降装置(27)、安装板(28)、第一推拉装置(29)和脱模板(30),所述固定板(26)下端固定在所述滑动板(23)顶部,所述第一升降装置(27)安装在所述固定板(26)上,所述第一升降装置(27)带动所述安装板(28)上下移动,所述第一推拉装置(29)安装在所述安装板(28)上,所述脱模板(30)安装在所述第一推拉装置(29)输出端,在所述脱模板(30)底部设置有顶杆(31)。
为更好的实现本实用新型,可进一步为:所述升降装置包括壳体(1)、支撑架(2)、第一升降板(3)、动力轴(4)和两个传动轴(5)所述动力轴(4)横向穿设在所述壳体(1)内,在所述动力轴(4)上分布有两个第一锥齿轮(6),两个所述传动轴(5)下端分别从所述壳体(1)顶面伸入到所述壳体(1)内部,在两个所述传动轴(5)下端分别设置有第二锥齿轮(7),所述第二锥齿轮(7)和对应位置的所述第一锥齿轮(6)相齿合;
所述动力轴(4)上段为螺纹段,在所述第一升降板(3)上开设有两个螺孔(8),所述两个动力轴(4)上段分别穿设在所述两个螺孔(8)中,所述螺纹段与所述螺孔(8)螺纹配合,在所述动力轴(5)上端设置有限位装置(9);
所述支撑架(2)安装在所述第一升降板(3)上。
进一步地:所述限位装置(9)为限位螺母。
进一步地:所述动力轴(4)一端伸出到壳体(1)外部,在该伸出端设置有转动手柄(11)。
进一步地:所述动力轴(4)下端穿设在螺母套筒(12)中,在所述螺母套筒(12)上设置有锁紧螺钉(13),所述锁紧螺钉(13)将所述动力轴(4)锁紧,所述第一锥齿轮(6)固设在所述螺母套筒(12)下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市容长耕橡塑有限公司,未经重庆市容长耕橡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50929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橡胶快速成型装置
- 下一篇:一种塑料模具的脱模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