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抗滑桩旋挖钻快速成孔修边器有效
申请号: | 201721509122.9 | 申请日: | 2017-11-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7436063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01 |
发明(设计)人: | 秦亮;赵立新;刘龙卫;杨涛;尚联强;霍铭;乔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隧道集团一处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15/04 | 分类号: | E02D15/04;E21B7/20 |
代理公司: | 重庆市前沿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11 | 代理人: | 谭小容 |
地址: | 401121 重庆***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旋挖钻 抗滑桩 修边器 快速成孔 联接器 主骨架 刀盘 修边刀 穿心 本实用新型 安装固定 工作效率 横向穿过 居中位置 人身安全 施工成本 重合段 摆动 成孔 修边 施工 应用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抗滑桩旋挖钻快速成孔修边器,包括刀盘主骨架、矩形修边刀盘、联接器和定位穿心棒,所述矩形修边刀盘通过刀盘主骨架安装固定,所述联接器安装在刀盘主骨架顶部居中位置处用于与旋挖钻相连,所述定位穿心棒横向穿过联接器与旋挖钻的重合段用于限制修边器摆动。将该修边器应用于抗滑桩旋挖钻快速成孔施工方法中,以实现抗滑桩成孔的快速修边,提高工作效率,降低施工成本,确保操作人员的人身安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工程施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抗滑桩旋挖钻快速成孔的修边器。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及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人类对工作环境及安全标准的要求越来越高,工程建设领域机械化发展进程也被迫得到了不同程度地推进,部分工程项目的机械化作法已得到改革和创新。
传统的抗滑桩成孔采用人工挖孔方式,作业效率低,工程成本高。在人工开挖前,需要在开挖位置外周设置砼锁口圈梁,以避免出现孔口塌孔现象,人工开挖完成后,再进行钢筋笼安装固定及导管法浇注砼。砼锁口圈梁施工成本高,无法重复利用,且环保效益差。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抗滑桩旋挖钻快速成孔修边器,用于抗滑桩成孔的机械化施工。
为此,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抗滑桩旋挖钻快速成孔修边器,包括刀盘主骨架、矩形修边刀盘、联接器和定位穿心棒,所述矩形修边刀盘通过刀盘主骨架安装固定,所述联接器安装在刀盘主骨架顶部居中位置处,用于与旋挖钻相连,所述定位穿心棒横向穿过联接器与旋挖钻,用于固定修边器和限制修边器摆动。
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所述刀盘主骨架为工字钢焊接成的“米”字形的框架结构,所述矩形修边刀盘采用钢板焊接围成的上小下大的带锥度的矩形筒,矩形筒的底部被打磨成刀口状尖角作为刀刃。
进一步,所述联接器的外周设置有呈发散状分布的三角形加强钢板用于与刀盘主骨架相连,以增加联接器与刀盘主骨架的连接强度。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将该修边器应用于抗滑桩旋挖钻成孔施工方法中,以实现抗滑桩成孔的快速修边,提高工作效率,降低施工成本,确保操作人员的人身安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一种抗滑桩旋挖钻快速成孔及砼浇筑的施工方法,按以下施工步骤进行:
第一步,测量放样,确定桩孔位置及标高。
第二步,孔口部位的场地整平及压实处理。
第三步,孔口钢护筒安装固定。钢护筒的横截面为矩形(周边略大于桩身尺寸2~3cm),先采用人工按照桩孔放样位置及尺寸对桩顶(身)100~130cm范围(开挖深度为钢护筒长度的3/5左右)内的土体进行人工开挖,并将钢护筒通过吊车吊入安装于开挖孔内。为确保钢护筒在桩孔开挖过程中不发生掉落至孔内或产生位移,保证孔口施工的安全及孔口周边土体的稳定,最后采用锚杆进行固定(钢护筒高于原地表30~50cm)。最好是,在钢护筒的孔口外周焊接工字钢,以增加孔口位置处的强度,防止变形,一旦孔口发生变形,修边器则无法顺利进入。钢护筒的内孔轮廓应与修边器的外轮廓匹配。
第四步,小钻头取周边土;待孔口钢护筒安装完成后,采用旋挖钻小钻头(φ80cm)洞护筒内壁进行周边切土、取土(小钻头振动小,减少对土体的结构的破坏);旋挖机安装小钻头,小钻头穿过钢护筒进行钢护筒下方的周边切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隧道集团一处有限公司,未经中铁隧道集团一处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50912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