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回收3D打印成型基板上残留粉末的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1509017.5 | 申请日: | 2017-11-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7103844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16 |
发明(设计)人: | 吴利苹;刘睿诚;邹善方;王强;曾益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优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F3/105 | 分类号: | B22F3/105;B33Y30/00 |
代理公司: | 成都希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51226 | 代理人: | 濮云杉,武森涛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成***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回收 打印 成型 基板上 残留 粉末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粉末回收装置,具体的讲是回收3D打印成型基板上残留粉末的装置。
背景技术
增材制造又称3D打印,能够成型复杂形状零件、成型精度高、节约材料,具有复杂物品成型的成本优势,能够进行个性化定制服务,简化了生产流程,而且生产过程中节能环保。目前已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生物医疗、军工、建筑、汽车、珠宝、模具等行业。
3D打印成型方式是使用激光或电子束照射预先铺展好的金属粉末,粉末熔化一层,基板下降一层,再铺一层粉,再熔化一层,逐层累加,直到零件加工完成。金属零件成型完毕后,将完全被粉末覆盖。这些粉末需要回收起来循环利用。但是由于成型零件结构复杂,尤其对于自由曲面零件、多孔结构零件和中空结构零件,粉末难以清除。再加上复杂零件需要添加很多支撑,如各种点支撑、线支撑、树形支撑、网状支撑、锥形支撑、块状支撑等。加工结束后,零件和支撑上会残留很多粉末,很难完全清理干净。这些粉末如不进行清理和回收,会对环境造成污染,并且经济性差,造成严重浪费。
专利号201620525321.8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3D打印零件粉末清理设备,通过震动和旋转零件的方式清理粉末。该方法没有通入惰性气体进行保护,对于活性金属而言,粉末清理过程中,易产生氧化,不利于粉末回收。
专利号为201520323000.5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选择性激光烧结用清粉设备,利用封闭的清粉环境,采用高压气体喷射装置,对激光选区烧结工艺后的残余粉末进行回收。申请号为201510633551.6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回收金属增材制造基板上残留粉末的方法及装置,在密封舱内利用高压气枪,对成型基板和零件进行吹扫,从而回收粉末。
这两种方法加入了惰性气体保护装置,回收过程中粉末不易氧化,但是由于工作仓体积较大,在将基板和成型零件多次放入或取出工作仓时,都会造成工作仓内的惰性气体大量流失,由于惰性气体的成本较高,因此当多次放入或取出基板和零件时,会造成生产成本的大幅提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回收3D打印成型基板上残留粉末的装置,对基板和成型零件上的残留粉末进行有效回收,并且有效避免了在多次放入或取出基板和成型零件时工作仓内的惰性气体大量流失,有效节省了生产成本。
本实用新型回收3D打印成型基板上残留粉末的装置,包括设有手套箱入口的工作仓,工作仓通过惰性气体管与外设的用于存储惰性气体的储气罐连通,在手套箱入口下方的工作仓内设置具有夹具的转轴,转轴下方设有从工作仓的内侧面向内下斜延伸的粉末引导面,粉末引导面的最低处设有连接杂质收集桶的过滤筛,过滤筛的下方连接粉末收集桶,过滤筛和夹具与设于工作仓外的振动器连接,转轴的上方与手套箱入口的对应位置设有由外延伸至工作仓内并可与工作仓相通的过渡仓,过渡仓通过惰性气体管与储气罐连通,在过渡仓的外门上设有外门闭锁装置。
优选的,设有与过渡仓连通的真空泵,在过渡仓的内门上设有内门闭锁装置。
可选的,过渡仓上设有时间指示装置。
可选的,过渡仓上设有压力表。
进一步的,过渡仓上设有过渡仓氧含量监测仪。
可选的,过渡仓设于工作仓的侧面。
进一步的,工作仓上设有工作仓氧含量监测仪。
在此基础上,惰性气体管上设有压力阀。
进一步的,惰性气体管与工作仓对应的喷嘴位于工作仓内。
可选的,所述的振动器为超声波振动器。
本实用新型回收3D打印成型基板上残留粉末的装置,能够对基板和零件上的残留粉末进行有效回收,并且有效避免了在多次放入或取出基板和成型零件时工作仓内的惰性气体大量流失,有效节省了生产成本。
以下结合实施例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内容再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不应将此理解为本实用新型上述主题的范围仅限于以下的实例。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上述技术思想情况下,根据本领域普通技术知识和惯用手段做出的各种替换或变更,均应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回收3D打印成型基板上残留粉末的装置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优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成都优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50901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无浇口套的模具结构
- 下一篇:一种轮毂钻孔攻牙用的高精度数控机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