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逃生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21507696.2 | 申请日: | 2017-11-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7708349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10 |
发明(设计)人: | 周一民;干鹤翱;南瑞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依民安全装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2B9/02 | 分类号: | A62B9/02;A62B18/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1209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逃生系统 供气管路 减压器 瓶阀 气瓶 头罩 本实用新型 供气 供气流量 接口连接 快速连接 人员安全 使用效率 事故现场 呼气阀 保证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民用逃生系统,包括气瓶、瓶阀减压器、供气管路和头罩,所述头罩上具有呼气阀,气瓶与瓶阀减压器连接,所述供气管路与瓶阀减压器连接,供气管路与头罩通过快速连接接口连接,逃生系统供气时间不小于10分钟,气瓶供气流量为17.3L/min。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逃生系统相比目前市面的逃生系统,体积更小、重量更轻,供气时间充足,使用效率大大提高,高效保证使用人员安全逃离事故现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民用逃生系统,尤其涉及一种辅助呼吸的逃生系统。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的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城市人口增加与城市建设用地供给不足的矛盾突出,为了缓解这一矛盾,人民居住场所趋于高层化。此外,目前人民的居住条件也在不断提高。房屋内饰、家具用品和陈设物品都在不断丰富。居住条件的改善大大提高了人民居住的舒适性,但同时存在火灾安全隐患。主要原因是:1)房屋内饰、家具用品和陈设物品多为木材、塑料和织物等可燃物。当一旦发生着火,这些材料燃烧会释放有毒有害气体。2)人民居住场所处在高层。当着火时,人民需要一定的时间来逃离事故现场。
现实中很多火灾事故,事故人员不是被烧死,而是因有毒有害气体导致窒息死亡。因此像娱乐场所、门店和住宅等居住场所,配备民宅逃生系统将会非常重要。当发生火灾时,使用人员可以佩戴此系统不受有毒有害气体的危害而快速逃离现场。
目前市面上常见的逃生系统分为过滤式和供气式,两种工作原理不同。过滤式主要通过过滤周围环境空气中的有毒有害气体成分,从而实现使用人员呼吸安全空气。这种形式的种类有很多种,但结构均大同小异,过滤式主要采用铝箔头罩保护住头部,头罩上配有滤毒罐。危险环境中的空气经过滤毒罐过滤进入头罩,供逃生者呼吸使用。供气式主要通过自带安全气源,供使用人员呼吸用。供气式一般包括气瓶、瓶阀减压器、供气管路和头罩。气瓶内的高压气体,经过瓶阀减压器成中压,输出气体经过供气管路进入头罩,供使用人员呼吸用。呼出的混合气,经过头罩上的呼气阀排出。
目前的过滤式逃生系统均配有过滤罐,过滤罐内填充以活性炭为主要成分,并在活性炭的孔隙表面,浸渍了铜、银、铬金属氧化物等化学药剂。但是不同型号的过滤罐,过滤的有毒气体成分不同。但是,室内室内装修和陈设物品包括木材、塑料、纺织品和纤维等可燃物,这些材料燃烧会产生各种有害气体,目前市面上的过滤式逃生系统,不同型号的仅能过滤一定的有毒气体,均不能能过滤全部的有毒有害气体,过滤效果差强人意,即使能辅助逃生,对人体还是具有一定的损伤。此外,当使用人员带上头罩后,吸气时头罩内气体体积减少,头罩内处于负压,使得头罩颈部密封不能实现100%密封,周围有害气体可不通过过滤罐而从颈部密封处进入头罩,从而危害使用人员的生命安全。
目前的供气式逃生系统自带供气源,且工作过程中头罩处于正压,能克服有毒气体危害使用人员生命安全的风险,但是现有的供气式逃生系统大多采用采用2.2L,气瓶工作压力20MPa的铝合金气瓶,体积大重量重,没有更好满足使用人员的使用性能。如果单纯地减小气瓶的公称容积,那么就会牺牲供气时间,这样会严重威胁使用人员的人身安全。由于目前的居住楼层普遍较高,为了保证人员高效逃离事故现场,急需一款体积小重量轻,且能保证足够的供气时间,从而保证使用人员安全离开的逃生系统。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逃生系统,包括气瓶、瓶阀减压器、供气管路和头罩,所述头罩上具有呼气阀,气瓶与瓶阀减压器连接,所述供气管路与瓶阀减压器连接,供气管路与头罩通过快速连接接口连接,逃生系统供气时间不小于10分钟,气瓶供气流量为17.3L/min。
进一步,头罩为软体材料制成。
进一步,头罩内腔体积为18L,且头罩初始内腔有效体积不小于13L。
进一步,呼气阀的开启压力为600~700Pa。
进一步,气瓶为工作压力为30MPa和公称容积为0.6L碳纤维缠绕复合气瓶,或者为工作压力为20MPa和公称容积为1L铝合金气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依民安全装备有限公司,未经上海依民安全装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50769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具有防毒功能的墨镜
- 下一篇:一种灭火防护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