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可用于小型有机朗肯循环余热回收系统的热-电转化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1507530.0 | 申请日: | 2017-11-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7776907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28 |
发明(设计)人: | 张红光;田亚明;李健;赵蕊;杨宇鑫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F01B11/02 | 分类号: | F01B11/02;F01K7/00;H02K4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思海天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03 | 代理人: | 张立改 |
地址: | 100124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高温高压气体 有机朗肯循环 余热回收系统 电转化装置 直线发电机 可用 尾气余热利用系统 气动汽车发动机 车用发动机 动力系统 双向作用 推动活塞 往复切割 余热回收 直接转化 自由活塞 耦合 磁感线 单气缸 膨胀机 永磁式 动子 输出 携带 应用 | ||
1.一种可用于小型有机朗肯循环余热回收系统的热-电转化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主要包括自由行程的活塞膨胀机系统、永磁式圆筒直线发电机系统、采集控制系统;
上述的自由行程的活塞膨胀机系统,包括自由活塞膨胀机(21)、磁感接近开关A(20)、磁感接近开关B(22)、第一工质质量流量计(33)、第二工质质量流量计(35)、第一三通阀(18)、第二三通阀(34)、第一电磁阀(17)、第二电磁阀(36)、第三电磁阀(37)、第四电磁阀(38)、分流器(42)、稳压阀(43)、储气罐(44);储气罐(44)经由稳压阀(43)、分流器(42)后分为两个分支进气管路,分流器(42)分为支进气管路分别与第二电磁阀(36)、第三电磁阀(37)连接,第二电磁阀(36)经由第一三通阀(18)、第一工质质量流量计(33)与自由活塞膨胀机(21)的气口A(11)连接,在气口A(11)与第一工质质量流量计(33)之间的管路上设有第一压力传感器(19)和第一温度传感器(32);第三电磁阀(37)经由第二三通阀(34)、第二工质质量流量计(35)与自由活塞膨胀机(21)的气口B(3)连接,在气口B(3)与第二工质质量流量计(35)之间的管路上设有第二压力传感器(31)和第二温度传感器(30);同时第一三通阀(18)还与第一电磁阀(17)连接,使得气口A(11)、第一工质质量流量计(33)、第一三通阀(18)、第一电磁阀(17)构成一分支排气管路;第二三通阀(34)还与第四电磁阀(38)连接,使得气口B(3)、第二工质质量流量计(35)、第二三通阀(34)还与第四电磁阀(38)构成另一分支排气管路,上述连接为管路连接;
永磁式圆筒直线发电机系统包括永磁式圆筒直线发电机(25)、整流器(29)、电能存储单元(39),永磁式圆筒直线发电机(25)的直线发电机动子(28)通过连杆(23)与自由活塞膨胀机(21)中的活塞杆(1)固定连接,永磁式圆筒直线发电机(25)的直线发电机定子(27)经整流器(29)与电能存储单元(39)连接,上述连接为电路连接;
采集控制系统包括电脑控制模块(41)、多通道采集仪(40)、磁感接近开关A(20)、磁感接近开关B(22),磁感接近开关A(20)和磁感接近开关B(22)对称布置在自由活塞膨胀机(21)两侧,用于检测自由活塞膨胀机(21)内活塞(7)的位置信息;磁感接近开关A(20)、磁感接近开关B(22)、第一电磁阀(17)、第二电磁阀(36)、第三电磁阀(37)、第四电磁阀(38)、第二压力传感器(31)、第二温度传感器(30)、第一压力传感器(19)、第一温度传感器(32)分别与多通道采集仪(40)连接,多通道采集仪(40)与电脑控制模块(41)连接;电脑控制模块(41)同时还分别与第一电磁阀(17)、第二电磁阀(36)、第三电磁阀(37)、第四电磁阀(38)、第二压力传感器(31)连接;采集控制系统中的连接为电路或信息通路连接。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用于小型有机朗肯循环余热回收系统的热-电转化装置,其特征在于:自由活塞膨胀机(21)与永磁式圆筒直线发电机(25)采取水平布置方式,即自由活塞膨胀机(21)与永磁式圆筒直线发电机(25)之间的V型夹角为180度,且通过连杆(23)连接,连杆(23)两端通过柔性转接头分别与自由活塞膨胀机(21)和永磁式圆筒直线发电机(25)同轴连接。
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用于小型有机朗肯循环余热回收系统的热-电转化装置,其特征在于:自由活塞膨胀机(21)结构如下,气缸筒(5)两端加工有安装槽,该安装槽分别与无杆侧端盖(12)和有杆侧端盖(15)连接,且两端连接部位均安有O型密封圈(14);有杆侧端盖(15)中心部位设有用于活塞杆(1)穿过的中心孔,在中心空的内表面布置有导向套(16),导向套(16)内表面为活塞杆密封圈(2),有杆侧端盖(15)的侧面径向设有通孔作为气口B(3),活塞杆(1)穿过活塞杆密封圈(2)、导向套(16)与位于气缸筒(5)内的活塞(7)紧固连接;活塞(7)外侧圆周上加工有环槽分别用于安装活塞密封圈(8)和耐磨环(9);在活塞(7)有杆侧端盖(15)的这一侧,与活塞(7)连接的活塞杆(1)上设有第一缓冲套(6);在活塞(7)无杆侧端盖(12)的这一侧,与活塞(7)连接的活塞杆(1)上设有第二缓冲套(13);单向缓冲阀B(4)布置在有杆侧端盖(15)上,单向缓冲阀A(10)布置在无杆侧端盖(12)上,无杆侧端盖(12)的侧面径向设有通孔作为气口A(11),在无杆侧端盖(12)侧的活塞杆(1)轴向顶端设有空腔与气口A(11)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工业大学,未经北京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507530.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