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双踏板充气筒有效
申请号: | 201721507170.4 | 申请日: | 2017-11-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7660799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27 |
发明(设计)人: | 田洪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富中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4B33/00 | 分类号: | F04B33/00;F04B39/00;F04B39/12 |
代理公司: | 成都弘毅天承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30 | 代理人: | 赵宇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成***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气筒 换向气缸 伸缩板 本实用新型 活塞 踏板 充气筒 伸缩杆 通气管 充气效率 顶部设置 挤压活塞 内部设置 转动连接 脚踩板 连接管 充气 气嘴 转轴 移动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双踏板充气筒,包括第一气筒、伸缩板和第二气筒,所述伸缩板的内部开设有凹槽,且凹槽的内部通过转轴与伸缩杆转动连接,所述伸缩杆的一侧设置有第一气筒,且第一气筒的内部设置有活塞,所述活塞的一侧设置有脚踩板,且第一气筒与第二气筒的一侧均通过通气管连接有换向气缸,所述换向气缸的一侧通过连接管与气嘴连接。本实用新型中,伸缩板的顶部设置有第一气筒,且第一气筒的一侧设置有第二气筒,第一气筒与第二气筒的一侧均通过通气管与换向气缸连接,则用户可同时挤压活塞在第一气筒与第二气筒内移动,从而实现同时充气,使得充气效率更高,节省大量的时间。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充气筒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双踏板充气筒。
背景技术
打气筒是空气泵通过抽拉方式将空气吸入储藏部位,然后通过推进方式注入或补充各种轮胎和一些球类所需的空气。现在最常见的打气筒是以不锈钢材质,主要是因为不锈钢具有抗氧化性强,使用寿命长,不易生锈,防腐蚀,不易变形,无铅安全,硬度高,耐磨损等优点,耐用,广泛应用于各种球类、自行车、摩托车等。打气筒分为:手动打气筒、脚踩打气筒、电动打气筒;脚踩打气筒主要分为单筒和双筒。使用打气筒时,要把它的出气管接到自行车轮胎的气门上,气门的作用是只允许空气从打气筒进入轮胎,不允许空气从轮胎倒流入打气筒。
然而现有的脚踏式打气筒还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现有脚踏式打气筒通常只有一个气筒,在这种情况下,只能单脚踩踏脚踏板给设备充气,这种结构的打气筒的缺点在于:在打气过程中不仅费力效率低,而且用一只脚长时间踩踏脚踏板,也容易造成肌肉酸痛;现有的双踏式多为需要两个人分别踩一个踏板默契配合才能使用,因此急需一种高效单人操作的双踏板充气筒。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双踏板充气筒。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双踏板充气筒,包括第一气筒、伸缩板和第二气筒,所述伸缩板的内部开设有凹槽,且凹槽的内部通过转轴与伸缩杆转动连接,所述伸缩杆的一侧设置有第一气筒,且第一气筒的内部设置有活塞,所述活塞的一侧设置有脚踩板,且脚踩板的一侧通过弹簧与第一气筒连接,所述伸缩板的顶部位于第一气筒的一侧设置有第二气筒,且第一气筒与第二气筒的一侧均通过通气管连接有换向气缸,所述换向气缸的一侧通过连接管与气嘴连接,所述伸缩板的一侧设置有固定底座,且固定底座的顶部通过转轴与支撑杆连接。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第二气筒与第一气筒关于伸缩板的水平中线对称。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支撑杆的内部套接有用于限制支撑杆高度的限位杆。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伸缩杆共设置有两个,且两个伸缩杆关于伸缩板的水平中线对称。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支撑杆的顶部设置有坐垫。
本实用新型中,首先,伸缩板的顶部设置有第一气筒,且第一气筒的一侧设置有第二气筒,第一气筒与第二气筒的一侧均通过通气管与换向气缸连接,则用户可同时挤压活塞在第一气筒与第二气筒内移动,从而实现同时充气,使得充气效率更高,节省大量的时间,其次,第一气筒与第二气筒的底部均通过伸缩杆与转轴连接,同时固定底座的顶部通过转轴与支撑杆转动连接,支撑杆的顶部设置有坐垫,则用户可坐在坐垫上,然后用脚踩住脚踩板实现充气,因此这样的省时省力,给用户提供便利,同时坐垫可收缩,节省空间的占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双踏板充气筒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双踏板充气筒的俯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富中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成都富中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50717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