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力电子器件多段弹性压紧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721506159.6 | 申请日: | 2017-11-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7382762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18 |
发明(设计)人: | 蒋伟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联宜电机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K7/12 | 分类号: | H05K7/12;H05K7/20 |
代理公司: | 杭州斯可睿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41 | 代理人: | 林君勇 |
地址: | 322118 ***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力 电子器件 弹性 压紧 机构 | ||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使电力电子器件能与金属块或金属机壳稳定接触以提高散热效果的电力电子器件多段弹性压紧机构。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力电子器件多段弹性压紧机构,包括压紧片,所述压紧片形成有朝前延伸的弹片,所述弹片包括倾斜段和接触段,所述弹片倾斜段相对与所述压紧片倾斜设置,所述接触段与压紧片平行设置,所述压紧片的左右两端分别设有第一固定部和第二固定部,所述第一固定部具有上下贯穿的固定销孔,所述第二固定部侧形成有弹性固定钩,所述弹性固定钩的钩尖朝向压紧片或第一固定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电力电子器件多段弹性压紧机构。
背景技术
为便于散热,一些功率较大的电力电子器件的附近会设有金属块,电力电子器件与金属块相贴以进行热的传递,或者电力电子器件与金属机壳相贴以进行热的传递。实际生产装配中,即使是同一批次同一型号的电力电子器件的厚度也具有差异,同一批次同一型号的电力电子器件在工作时其热胀冷缩量也具有一定差异性,所有电力电子器件难以与金属块或金属机壳(散热器)稳定接触,散热较差。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使电力电子器件能与金属块或金属机壳稳定接触以提高散热效果的电力电子器件多段弹性压紧机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力电子器件多段弹性压紧机构,包括压紧片,所述压紧片形成有朝前延伸的弹片,所述弹片包括倾斜段和接触段,所述弹片倾斜段相对与所述压紧片倾斜设置,所述接触段与压紧片平行设置,所述压紧片的左右两端分别设有第一固定部和第二固定部,所述第一固定部具有上下贯穿的固定销孔,所述第二固定部侧形成有弹性固定钩,所述弹性固定钩的钩尖朝向压紧片或第一固定部,所述压紧片与固定部位相固定,所述固定部位形成有向上延伸的第一固定柱和第二固定柱,所述第一固定柱用于配合在固定销孔内,所述第二固定柱用于配合弹性固定钩。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金属块或金属机壳内壁或底面上设置第一固定柱和第二固定柱,通过压紧片与金属块或金属机壳的固定,以使压紧片的弹片能与电力电子器件相接触,通过弹片的抵压以使电力电子器件能稳定地与金属块或金属机壳相接触,以保证散热效果。
作为优选,所述压紧片左端的上缘和下缘均向左侧延伸以形成有上第一固定部和下第一固定部,所述上第一固定部和下第一固定部均形成有所述固定销孔。上述设置可使得本实用新型的压紧片耗材更少。
作为优选,所述第二固定部的上端和下段均向左弯折以分别形成有上弹性固定钩和下弹性固定钩。上述设置可使得本实用新型的压紧片耗材更少。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固定柱的上端形成有外螺纹结构并配合有固定螺母,所述第一固定柱由第一上段和第一下段构成,所述第一上段较第一下段较细以形成有台阶结构,所述压紧片的第一固定部被限制在固定螺母与第一固定柱的第一下段之间。上述设置以使压紧片的固定更为牢固,不会因压紧片使用时间过长以致压紧片弹性降低所造成的压紧片的脱落。
作为优选,所述第二固定柱下侧设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形成有向上开口的凹槽,所述弹性固定钩与第二固定柱配合,以使第二固定部的弹性固定钩下缘位于所述凹槽内。上述设置以使压紧片的固定更为稳定。其中,第一固定柱的台阶和固定块的设置,能避免压紧片与固定有电力电子器件的线路板相接触。
作为优选,所述弹片均位于第一固定部与第二固定部之间,所述压紧片的左端向左前方延伸以形成所述第一固定部,所述压紧片的右端向右前方延伸以形成所述第二固定部。上述设置以使压紧片的结构更为紧凑,能使使用本实用新型压紧机构的电机或控制盒体积更小。
作为优选,所述弹片与压紧片一体成型。
作为优选,所述第二固定部的上下侧均形成有缺口。缺口的设置便于弹性固定钩的加工成型。
本实用新型具有能使电力电子器件能与金属块或金属机壳稳定接触以提高散热效果的优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联宜电机有限公司,未经浙江联宜电机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50615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双层结构物流标签
- 下一篇:转向角度传感器安装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