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末梢采血针有效
申请号: | 201721504930.6 | 申请日: | 2017-11-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8404590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22 |
发明(设计)人: | 胡超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普昂(杭州)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B5/151 | 分类号: | A61B5/151 |
代理公司: | 杭州宇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31 | 代理人: | 乔占雄 |
地址: | 311121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针芯 弹性臂 末梢采血针 触发按钮 触发 筋板 卡块 壳体 医疗器械技术 本实用新型 结构稳定性 触发结构 弹射弹簧 技术效果 上支撑面 限位机构 限位作用 逐渐变大 释放 弹射 支撑面 卡勾 紧凑 脱离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末梢采血针,至少包括壳体、针芯、触发按钮、弹射弹簧及弹射限位机构,其中壳体的筋板、针芯的卡块及触发按钮的弹性臂之间形成的触发结构中,弹性臂下端的卡勾通过上支撑面与卡块的作用将针芯限定于初始位置,触发过程中,通过斜面二与筋板的斜面一相互作用,使弹性臂之间的间距逐渐变大,直至上支撑面与卡块脱离,针芯被释放;其中卡勾既承担对针芯的限位作用,又承担触发释放作用,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结构简单、紧凑,构思巧妙,结构稳定性更好的技术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末梢采血针。
背景技术
末梢采血针是一种常用的医疗器械,利用采血针针尖刺扎病人的皮肤采集血液样本。现有市面上的采血针结构种类繁多,多数属于触发式弹射型的结构。现有的触发式弹射型的末梢采血针,触发部件通常位于针体的侧面,误触发的风险较大。
公号为CN206252504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外触发式末梢采血针,上述结构中,通过后盖实现尾部触发,降低了误触发的风险。上述结构的缺陷在于,外壳内部不仅设有触发结构,还设有回弹结构,整体较为复杂,限位支脚、定位支脚等结构相对于轴线倾斜设置,加工的难度较大,对于材质的要求较高,可靠性较差。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改进型的末梢采血针以解决现有技术的缺陷。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末梢采血针,至少包括:
壳体,所述壳体设有针刺前端和尾部触发端;
针芯,所述针芯位于壳体内,所述针芯的前端设有针体与针罩,所述针体位于针罩内,所述针罩与针芯薄壁连接;
触发按钮,所述触发按钮与尾部触发端沿针芯的轴向活动连接;
弹射弹簧,所述弹射弹簧的两端分别与针芯和触发按钮固定连接;
弹射限位机构;
所述壳体、针芯与触发按钮三者之间设有触发机构,所述触发机构包括设于壳体内相对侧面的上的两组筋板、设于针芯上端分别与两组筋板对应的卡块以及设于触发按钮下端分别与两组筋板对应的弹性臂;每组所述筋板包括两个并排设置的筋板,每组筋板之间形成用于容纳卡块通过的导向滑槽,所述筋板的上端设有自壳体内壁向上倾斜延伸的斜面一,所述弹性臂的下端设有卡勾,所述卡勾包括用于与卡块的下端面匹配的上支撑面和用于与斜面一配合的斜面二。
一种优选的实施例,所述弹射限位机构包括设于导向滑槽内与卡块的下端面作用的限位凸块。
一种优选的实施例,所述壳体与针芯之间还设有导向机构,所述导向机构包括设于壳体内壁相对侧面上的导向槽和设于针芯上与导向槽相匹配的导向筋。
一种优选的实施例,所述导向槽所在的壳体内壁侧面与导向滑槽所在的壳体内壁侧面交错设置,所述导向槽由并排设于壳体内壁上的两块肋板构成。
一种优选的实施例,所述肋板的上端远离壳体内壁的一侧设有斜口,所述导向筋的下端远离针芯外壁的一侧设有导向斜面。
一种优选的实施例,所述针罩靠近下端的位置设有一对第一限位凸起,所述壳体的针刺前端内壁设有一对与所述第一限位凸起匹配的第二限位凸起,相邻第二限位凸起之间形成容纳第一限位凸起通过的让位豁口。
一种优选的实施例,所述针罩的自由端设有扁平部。
一种优选的实施例,所述壳体的外壁靠近尾部触发端的位置设有一对翼板。
一种优选的实施例,所述针芯的上端设有弹簧卡柱,所述弹簧卡柱上设有至少2个弹簧卡块;所述触发按钮与弹簧连接的位置设有弹簧连接柱,所述弹簧连接柱上设有卡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普昂(杭州)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普昂(杭州)医疗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50493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