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无内芯式溶栓导管有效
申请号: | 201721504762.0 | 申请日: | 2017-11-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9253893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16 |
发明(设计)人: | 袁良喜;段现利;董健;包俊敏;景在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长海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M25/00 | 分类号: | A61M25/00;A61B17/22 |
代理公司: | 上海德昭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04 | 代理人: | 郁旦蓉 |
地址: | 200082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闭合片 灌注 溶栓导管 溶栓药物 本实用新型 给药设备 输送段 无内芯 血栓 头端 肝素涂层 螺纹结构 血栓形成 连接端 内芯 溶栓 贴合 外壁 占位 置管 血管 封闭 贯穿 制作 应用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无内芯式溶栓导管,用于在置管溶栓术中将给药设备的溶栓药物输送至血栓周围进行灌注,其特征在于,依次包括:连接端,具有螺纹结构,与给药设备连接;输送段,用于输送溶栓药物;灌注段,壁上设置有贯穿结构,用于将溶栓药物灌注至血栓周围;头端,具有第一闭合片和第二闭合片,该第一闭合片和第二闭合片边缘相贴合,使头端被封闭,其中,输送段、灌注段以及头端的外壁上均设置有肝素涂层。本实用新型的溶栓导管不需要使用内芯,可以制作成更细的外径,能够应用在更细的血管中,也能够减少占位效应,防止新血栓形成。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领域,涉及一种医用溶栓导管,具体涉及一种无内芯式溶栓导管。
背景技术
导管接触性溶栓术(简称置管溶栓术)是一种治疗血管内血栓的方法,其机制是通过溶栓导管将高浓度溶栓药物直接灌注至血栓周围,以溶解血栓,达到治疗目的。与传统的导管取栓术等方式相比,置管溶栓术无需进行全身麻醉,手术创伤也小,并且还可以避免导管在血管内反复拖拉,减少对血管的损伤,因此是一种理想的血栓治疗方法。
现有技术中的溶栓导管通常为套件式,包括导管主体和一根配套的内芯,导管主体为一根医用塑料制成的空心管,其头端直径缩小,近似于锥形;紧邻头端的就是灌注段,长度一般为10~50cm,分布有多个激光雕刻形成的灌注孔;灌注段之后还连接有一段长度较长、不具有灌注孔等结构的输送段,以及与输送段相连、用于连接给药设备的连接端。
治疗时,先将导丝从切口处插入,引导至血栓部位后再将导管主体套在导丝上,将导管主体导入血栓部位。随后将导丝抽出,插入内芯,随后再将连接端与给药设备相连,溶栓药物被泵入后即可在灌注段释放出来,对血栓部位进行溶栓药物灌注了。由于主体头端直径缩小,仅能够容纳内芯,因此内芯恰好将头端封闭,药物不会从头端溢出,而是仅在灌注段部位释放出来,这样就达到了定点、均匀给药的目的。
在上述溶栓导管中,为了使导管主体能够穿过导丝,其头端必须是开放结构;为了在给药过程中防止药液从头端流出,必须要用内芯来封闭头端。因此,这种溶栓导管的内芯必不可少;而为了保证给药,内芯与导管主体之间要有一定缝隙,为了保证强度,导管主体的管壁也不可能做得过薄。种种因素叠加之下,最细的溶栓导管外径也达到了3F,难以应用在膝下分支动脉等较细的血管中。并且,由于溶栓导管较粗,在进入血管后占位效应明显,导致血液难以顺畅进入患肢,有加重病情的风险。
另外,溶栓导管在进入人体后,有可能阻塞健侧的血液流动,诱发形成新的血栓。导管主体通常采用医用塑料制成,内芯通常采用金属制成,作为异物进入血管后,更加增大了血栓形成的可能性。为了避免这种情况,临床上通常采取加大溶栓药物用量的方式来防止形成新血栓,这不仅增加了患者的医疗费用,还提高了患者的出血风险。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不具有内芯并且能够防止新血栓形成的溶栓导管,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无内芯式溶栓导管,用于在置管溶栓术中将给药设备的溶栓药物输送至血栓周围进行灌注,其特征在于,依次包括:连接端,具有螺纹结构,与给药设备连接;输送段,用于输送溶栓药物;灌注段,壁上设置有贯穿结构,用于将溶栓药物灌注至血栓周围;头端,具有第一闭合片和第二闭合片,该第一闭合片和第二闭合片边缘相贴合,使头端被封闭,其中,输送段、灌注段以及头端的外壁上均设置有肝素涂层。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无内芯式溶栓导管,还可以具有如下技术特征:其中,贯穿结构为设置在管壁上的贯穿孔或贯穿裂缝。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无内芯式溶栓导管,还可以具有如下技术特征:其中,灌注段两端还设置有标记部,该标记部由不透X射线的材料制成,用于在X射线的条件下对灌注段进行造影定位。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无内芯式溶栓导管,还可以具有如下技术特征:其中,输送段的长度为100cm~150c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长海医院,未经上海长海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50476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外周静脉通路冲锋管方形导冲器
- 下一篇:一种经口胃管防咬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