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内锅和电热煮饭器有效
申请号: | 201721504506.1 | 申请日: | 2017-11-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9186355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02 |
发明(设计)人: | 李泽涌;梁恩松;邱清山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苏泊尔家电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7J27/02 | 分类号: | A47J27/02;A47J27/086;A47J36/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磐华律师事务所 11336 | 代理人: | 董巍;刘明霞 |
地址: | 310052 浙江省杭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内锅 锅壁 内表面 凹凸结构 电热煮饭器 内腔 食材 本实用新型 回转体形状 均匀受热 烹饪效率 上部开口 受热 温度差 沸腾 流动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内锅和电热煮饭器。内锅的主体为由锅壁形成的具有上部开口和内腔的回转体形状,内锅的内腔具有最大直径D且具有高度H,其中D/H>2,并且,锅壁的内表面上设置有凹凸结构。根据本方案,内锅的高度较小而径向尺寸较大,从而可有效降低内锅中食材的厚度,并且可以有效增加内锅的受热面积,进而可以使食材均匀受热,尤其是在内锅中的液体尚未沸腾时。同时,锅壁的内表面上设置有凹凸结构,在凹凸结构处能够聚集热量,使得在锅壁的内表面上形成温度差,从而促进食物在锅壁的内表面上流动,提高烹饪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总地涉及烹饪器具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内锅和电热煮饭器。
背景技术
现有的诸如电饭煲或电压力锅的电热煮饭器,内锅通常设置为锅体的外径与高度的比值较小,并且内锅的内表面通常为平整的表面。这样的内锅通常传热效率较低,在烹饪时锅内的食物可能会受热不均。同时,锅底为平整的弧面或平面,这样的锅底处处温度相同,没有温度差因而不利于促进食物的流动,加热效率较低。
因此,需要提供一种内锅和电热煮饭器,以至少部分地解决上面提到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在实用新型内容部分中引入了一系列简化形式的概念,这将在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中进一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新型内容部分并不意味着要试图限定出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关键特征和必要技术特征,更不意味着试图确定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为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内锅,所述内锅的主体为由锅壁形成的具有上部开口和内腔的回转体形状,所述内锅的内腔具有最大直径D且具有高度H,其中D/H>2,并且,所述锅壁的内表面上设置有凹凸结构。
根据本方案,内锅的高度较小而径向尺寸较大,从而可有效降低内锅中食材的厚度,并且可以有效增加内锅的受热面积,进而可以使食材均匀受热,尤其是在内锅中的液体尚未沸腾时。同时,锅壁的内表面上设置有凹凸结构,在凹凸结构处能够聚集热量,使得在锅壁的内表面上形成温度差,从而促进食物在锅壁的内表面上流动,提高烹饪效率。
优选地,所述凹凸结构包括点状的凸起和/或凹部,并且/或者所述凹凸结构包括环状的凸起和/或凹部。
优选地,所述凹凸结构为点状结构,所述点状结构呈阵列状排列。
优选地,所述点状结构包括圆点结构、多边形点结构或不规则图形点结构。
优选地,所述凹凸结构为环状结构,所述环状结构构造为与所述内锅共轴线。
根据上述几种方案,凹凸结构可以有多种形式及排列方法,凹凸结构可以均匀地排布在锅壁的内表面上,使得食物在锅壁的内表面上发生均匀的流动。并且,上述的几种凹凸结构的形式较为简单,便于生产加工。
优选地,所述锅壁的设置有所述凹凸结构的部分定位在所述内锅的底壁上。
根据本方案,内锅的底部通常为受热部,将凹凸结构定位在内锅的底壁上,能够更有效地加热效率。
优选地,所述部分与所述内锅共轴线。
根据本方案,便于食物在整个底壁上或底壁的中心处发生流动,提高电热煮饭器的加热效率。
优选地,所述内锅构造为满足如下关系式:
H1≤1/2H,
其中,H1为所述部分的最大高度。
根据本方案,凹凸部分无需设置得过大,能够与食物或热源接触的底壁的上表面上设置凹凸结构即可,这样的设置能够避免能源浪费。
优选地,所述内锅构造为满足如下关系式:
S1≥1/5S,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苏泊尔家电制造有限公司,未经浙江苏泊尔家电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50450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环保养生壶
- 下一篇:一种全面蒸压的高压蒸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