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典型槽谷斜坡区“拦蓄引用”防洪保土与水资源利用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21503164.1 | 申请日: | 2017-11-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7794001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31 |
发明(设计)人: | 吕玉香;刘凡;胡伟;刘大刚;曹锐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市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208水文地质工程地质队(重庆市地质灾害防治工程勘查设计院);中国地质科学院岩溶地质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E02B3/00 | 分类号: | E02B3/00;E02B5/00;E02B8/02;E02B8/06;E03B3/04;E03F5/10 |
代理公司: | 重庆市前沿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11 | 代理人: | 谭小容 |
地址: | 400700***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蓄水池 槽谷 第一级 斜坡区 引水管 水资源利用 斜坡 引用 防洪 本实用新型 洪涝灾害 坡度方向 上部开口 斜坡区域 有效缓解 排水沟 农田 槽谷区 沉砂池 过滤网 开口处 两级 农户 阻拦 杂物 水土流失 地表 缺水 修建 | ||
1.一种典型槽谷斜坡区“拦蓄引用”防洪保土与水资源利用系统,包括设置在斜坡上方的拦山堰,设置在斜坡一侧并与拦山堰相通的排水沟,所述拦山堰上部开口用于与地表毛支沟相连,并在开口处设置过滤网阻拦杂物流入拦山堰,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拦山堰下方,沿坡度方向设置有至少两级蓄水池,拦山堰与第一级蓄水池之间、上一级蓄水池与下一级蓄水池之间通过引水管相连,第一级蓄水池通过引水管直接引至农田,其余蓄水池通过引水管直接引至农田或农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典型槽谷斜坡区“拦蓄引用”防洪保土与水资源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级蓄水池与拦山堰之间修建沉砂池,并通过引水管将第一级蓄水池的水引至农户。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典型槽谷斜坡区“拦蓄引用”防洪保土与水资源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沿坡度方向设置有三级蓄水池,分别为龙头水池、中部水池、下部水池,并依次串联构成一列主蓄水池组;根据拦山堰的长度,主蓄水池组不限于一列。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典型槽谷斜坡区“拦蓄引用”防洪保土与水资源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拦山堰上方的表层岩溶泉,通过引水渠引入拦山堰;拦山堰下方的表层岩溶泉,通过另外的引水渠引入单独设置的一列辅助蓄水池组,所述辅助蓄水池组包括两级蓄水池,分别为龙头水池和下部水池,并通过引水管相连。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典型槽谷斜坡区“拦蓄引用”防洪保土与水资源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拦山堰断面上还安装有水位监测仪。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典型槽谷斜坡区“拦蓄引用”防洪保土与水资源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斜坡中部也设置有与所述排水沟相通的拦山堰,并在该拦山堰的下方设置蓄水池。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市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208水文地质工程地质队(重庆市地质灾害防治工程勘查设计院);中国地质科学院岩溶地质研究所,未经重庆市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208水文地质工程地质队(重庆市地质灾害防治工程勘查设计院);中国地质科学院岩溶地质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503164.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城市道路融雪剂的撒布装置
- 下一篇:一种削角箱型直立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