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防窜动不锈钢管内壁抛光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1502847.5 | 申请日: | 2017-11-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7372847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18 |
发明(设计)人: | 徐兴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州南浔永涛不锈钢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4B5/40 | 分类号: | B24B5/40;B24B5/35;B24B41/06;B24B55/06 |
代理公司: | 杭州新源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34 | 代理人: | 李大刚 |
地址: | 313009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防窜动 不锈钢管 内壁 抛光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防窜动不锈钢管内壁抛光装置,包括机架,机架顶部一端设有一组平行的输送轨道,输送轨道上设有抛光机,输送轨道一侧依次设有固定在机架上的第一滚轮组和第二滚轮组,第一滚轮组中的一个滚轮和第二滚轮组中的一个滚轮经连接轴相互连接,连接轴一端设有旋转齿轮,旋转齿轮经驱动链条连接驱动齿轮,驱动齿轮一端连接有固定在机架上的驱动电机,第二滚轮组外侧依次设有挡管装置和除尘风罩。本实用新型能够在防止不锈钢管轴向窜动的同时最大化的提高除尘风罩的吸尘效果,抛光稳定性高、吸尘效果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不锈钢管辅助加工装置,特别是一种防窜动不锈钢管内壁抛光装置。
背景技术
不锈钢管在制造后通常需要进行内壁抛光处理,通过抛光处理可以在不锈钢管内壁表面形成一层保护膜,这层保护膜可以使不锈钢管更好的隔绝水、空气等活跃分子的化学反应,使不锈钢管的分子结构更加牢固,最大化的提高不锈钢管的不锈特点。但现有的不锈钢管在抛光时经常会因抛光轮对钢管的产生的作用力出现轴向窜动的情况,影响了抛光设备的正常工作,目前对于该问题的解决方法大多是在不锈钢管一侧增加竖直的挡柱,依靠挡柱对不锈钢管的限位来防止钢管的轴向窜动;但由于钢管在加工时需要处于旋转状态,导致挡柱在限位时会和旋转中的钢管边缘产生摩擦,从而造成不锈钢管的管口损坏;并且由于钢管在抛光时会产生大量的铁屑和飞灰、使抛光装置需要在不锈钢管一端装设用于吸收废气和铁屑的除尘风罩,而挡柱在工作时则会对钢管的管口造成遮挡,从而影响除尘装置对钢管管口处的正常吸尘。因此,现有的抛光装置存在抛光稳定性低、吸尘效果差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窜动不锈钢管内壁抛光装置。它具有抛光稳定性高、吸尘效果好的特点。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一种防窜动不锈钢管内壁抛光装置,包括机架,机架顶部一端设有一组平行的输送轨道,输送轨道上设有抛光机,输送轨道一侧依次设有固定在机架上的第一滚轮组和第二滚轮组,第一滚轮组中的一个滚轮和第二滚轮组中的一个滚轮经连接轴相互连接,连接轴一端设有旋转齿轮,旋转齿轮经驱动链条连接驱动齿轮,驱动齿轮一端连接有固定在机架上的驱动电机,第二滚轮组外侧依次设有挡管装置和除尘风罩;所述抛光机包括驱动小车,驱动小车上经安装座连接有抛光电机,抛光电机外侧设有可自由升降的V形托架,抛光电机一端连接有转轴,转轴的端部设有抛光轮,所述V形托架设置在转轴中部下方;所述挡管装置包括固定轴,固定轴两侧经限位台阶设有滚动轴承,滚动轴承外侧设有挡管筒,挡管筒上均匀分布有若干梯形板,挡管筒两端分别经螺栓连接有第一端盖和第二端盖,第一端盖和第二端盖一端均紧贴两侧滚动轴承;所述固定轴的端部设有夹紧座,夹紧座底部经螺栓连接有支撑柱,所述固定轴和支撑柱的夹角为135°;所述夹紧座包括底座和压盖,底座和压盖上均设有与固定轴配合的弧形槽,底座和压盖之间设有2mm的间隔。
前述的一种防窜动不锈钢管内壁抛光装置中,所述第一端盖中心设有圆形槽。
前述的一种防窜动不锈钢管内壁抛光装置中,所述第一端盖和第二端盖的外径小于挡管筒的外径。
前述的一种防窜动不锈钢管内壁抛光装置中,所述挡管筒上设有圆孔,圆孔的直径大于固定轴的外径,圆孔两侧设有对称的定位槽,所述滚动轴承经定位槽设置在挡管筒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州南浔永涛不锈钢材料有限公司,未经湖州南浔永涛不锈钢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50284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提高空中交通列车运行稳定性的运输系统
- 下一篇:一种用于石油开采的止回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