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船型浮式生产储卸装置的支墩有效
申请号: | 201721502797.0 | 申请日: | 2017-11-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7450157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05 |
发明(设计)人: | 许靖;封毅;冷述栋;郝金凤;苏佳;冯紫薇;强兆新;白锐利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船重工船舶设计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3B9/00 | 分类号: | B63B9/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81 北京市海淀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支墩 浮式生产 船型 本实用新型 滑动 船体纵向 焊接固定 连接方式 船体 固定支撑模块 船体主甲板 耐磨性 大型模块 滑动模块 滑动支撑 滑动支柱 模块支撑 弯曲变形 载荷能力 变形 扭转 节约 保证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船型浮式生产储卸装置的支墩。目的是针对船型浮式生产储卸装置(FPSO、FLNG)大型上部模块,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采用固定与滑动相结合的连接方式,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可有效降低船体变形对模块的影响,适用于船型浮式生产储卸装置大型上部模块的支墩设计方案。为此,本实用新型的解决要点是:2个固定支撑模块和若干对滑动支撑模块的底部焊接固定在船体主甲板上,顶部焊接固定在上部模块上,滑动支柱与滑动模块支墩之间允许沿船体纵向滑动。本实用新型能采用固定与滑动相结合的连接方式,保证船体满足上部模块支撑需要,同时,有效降低船体纵向弯曲变形对大型模块的影响。本方案还有避免模块扭转时损坏支墩,耐磨性好,抗外载荷能力强,简单易用,节约成本等优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船型浮式生产储卸装置的支墩,特别涉及一种船型浮式生产储卸装置大型上部模块支墩设计方案。
背景技术
浮式生产储卸装置(FPSO、FLNG等)是集油/气生产处理、储存与外输、动力供应、人员居住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海上平台,具有适用水深范围广、承载能力与抗风浪能力强、机动灵活等特点,在无周边设施依托的深远海及边际油气田开发方面具有较好经济性,是当今海上油气开发的主力装备。浮式生产储卸装置工艺系统复杂,为便于布置,通常将油气生产处理及相关系统划分为不同功能模块,安装在主甲板上。上部模块的总重量可达上万吨,根据功能设备不同,单个模块的重量从数十吨到上千吨不等。在恶劣的海洋环境条件下,船型浮式生产储卸装置的船体会出现中垂、中拱现象,可能引起模块框架产生大的变形或破坏,进而造成设备或管路损坏,导致事故发生。模块支墩是连接模块框架与主船体的结构,其可靠性关系到生产的正常运行和结构安全,是浮式生产储卸装置结构设计中的一项关键技术。
目前,海上浮式生产储卸装置上部模块支墩设计主要有三种形式:普通刚架式,直接将模块框架支柱焊接在模块支墩上,与主船体结构形成一个整体,模块支柱与支墩之间无相对滑动;简支梁式,将部分框架支柱与模块支墩焊接,部分框架支柱与模块支墩滑动接触,即允许部分模块支柱与支墩之间有相对滑动;两端滑动式,模块框架支柱与支墩全部为滑动接触,模块支柱与支墩之间无固定约束。
普通刚架式模块支墩设计,无法避免船体变形对模块框架影响,容易在支墩焊接位置产生疲劳裂纹,不适用于恶劣海况海域;简支梁式模块支墩设计,能够避免单排支柱模块框架单跨方向变形,但不适用于有多排支柱的大型模块框架;两端滑动式,可避免模块框架发生变形,但船体发生较大深沉运动时,模块支柱与模块支墩易脱离,仅适用于海况好、模块重量大的情况。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船型浮式生产储卸装置(FPSO、FLNG)大型上部模块,在海洋环境条件下,由于船体发生中垂、中拱等纵向弯曲,可能引起的模块框架和模块支墩变形或破坏现象,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采用固定与滑动相结合的连接方式,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可有效降低船体变形对模块的影响,适用于船型浮式生产储卸装置大型上部模块的支墩设计方案。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用于船型浮式生产储卸装置的支墩,包括2个固定支撑模块和若干对滑动支撑模块,其连接关系是:2个固定支撑模块和若干对滑动支撑模块的底部焊接固定在船体主甲板上,顶部焊接固定在上部模块上;
所述固定支撑模块有2个,由固定模块支墩、固定支柱和固定面板组成,固定模块支墩顶部设固定面板,固定面板与固定支柱焊接固定;固定支撑模块沿船体横向设置于主甲板中间位置;
所述固定模块支墩为由钢板焊接而成的正四棱台型结构,高度为0.3~1.2m,顶面尺寸为1.2~1.8m,底面尺寸为1.5~2.4m;固定模块支墩内部设置正交加强板,以增加固定模块支墩整体结构强度;固定模块支墩的固定面板与固定支柱焊接固定,以限制固定支柱移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船重工船舶设计研究中心有限公司,未经中船重工船舶设计研究中心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50279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码头悬挑作业吊架结构
- 下一篇:一种大型集装箱船镂空横舱壁翻身的工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