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胫骨平台假体组件及具有其的膝关节假体组件有效
| 申请号: | 201721501312.6 | 申请日: | 2017-11-10 |
| 公开(公告)号: | CN208910594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31 |
| 发明(设计)人: | 丁子一;孟德松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爱康宜诚医疗器材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61F2/38 | 分类号: | A61F2/38 |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40 | 代理人: | 韩建伟;邹秋爽 |
| 地址: | 102200 北京市昌平***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假体 胫骨平台假体 腓骨头 膝关节假体组件 本实用新型 胫骨平台 腓骨 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 游离状态 组件包括 第一端 可转动 有效地 股骨 胫骨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胫骨平台假体组件及具有其的膝关节假体组件,其中,胫骨平台假体组件包括:胫骨平台本体,设置在胫骨靠近股骨的一端;腓骨头假体,腓骨头假体的第一端可转动地设置在胫骨平台本体上,腓骨头假体的第二端与腓骨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有效地解决了现有技术中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的腓骨处于游离状态,进而影响患者活动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胫骨平台假体组件及具有其的膝关节假体组件。
背景技术
人工假体置换是指采用金属、高分子聚乙烯、陶瓷等材料,根据人体骨骼的形态、构造及功能制成人工假体,通过外科技术植入人体内,代替患病关节功能,达到缓解关节疼痛,恢复关节功能的目的。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的主要目的是解除病变关节造成的疼痛,纠正关节畸形,改善患者膝关节功能,从而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当患者膝关节腓骨处先天畸形时或患者胫骨近端及腓骨近端为肿瘤病症时,需要对胫骨近端进行大幅度截骨的同时会对腓骨进行截骨,截骨后患者的腓骨处于游离状态,会对患者的活动造成一定影响。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胫骨平台假体组件及具有其的膝关节假体组件,以解决现有技术中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的腓骨处于游离状态,进而影响患者活动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胫骨平台假体组件,包括:胫骨平台本体,设置在胫骨靠近股骨的一端;腓骨头假体,腓骨头假体的第一端可转动地设置在胫骨平台本体上,腓骨头假体的第二端与腓骨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腓骨头假体包括第一连接段和第二连接段,第一连接段可转动地与胫骨平台本体相连,第二连接段与第一连接段铰接并与腓骨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第一连接段和第二连接段通过万向节连接。
进一步地,胫骨平台本体的下表面上设置有凸台,第一连接段可转动地设置在凸台上,第一连接段的端面与凸台的配合平面相接触,胫骨平台本体的上表面为平面,配合平面与胫骨平台本体的上表面之间的夹角在10°至15°之间。
进一步地,第二连接段包括相互连接的基体和多个接骨板,基体与第一连接段铰接,多个接骨板沿基体的周向间隔设置,接骨板与腓骨通过紧固件连接。
进一步地,各接骨板的根部与基体相连,各接骨板的端部朝向远离股骨的方向延伸,各接骨板上均设置有固定孔,固定孔包括两个圆孔,两个圆孔相交设置。
进一步地,接骨板为曲面板。
进一步地,基体上设置有缝合孔和微孔层,缝合孔设置在微孔层边缘。
进一步地,微孔层为微孔结构,微孔结构至少满足下列条件之一:微孔结构的孔径在1000μm至1800μm之间;微孔结构的孔隙率在70%至85%之间;微孔结构的厚度在0.5mm至2mm之间。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膝关节假体组件,包括胫骨平台假体组件,胫骨平台假体组件为上述的胫骨平台假体组件。
应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在胫骨平台本体上可转动地设置有腓骨头假体,腓骨头假体与腓骨固定连接,并通过胫骨平台本体使腓骨与胫骨固定连接。即使患者的胫骨在接受了大幅度截骨后,胫骨上的韧带附着点被截掉,腓骨的近端呈现游离状态,腓骨仍能通过腓骨头假体和胫骨平台本体实现与胫骨之间的连接固定。本技术方案实现了截断后的腓骨的固定,避免了腓骨游离在患者体内对患者造成伤害;同时,恢复了腓骨对胫骨的支撑功能,提高了术后胫骨和腓骨的支撑强度,降低了人工膝关节假体置换术对患者正常生活的影响。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爱康宜诚医疗器材有限公司,未经北京爱康宜诚医疗器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50131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