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智能防拆手环有效
| 申请号: | 201721500929.6 | 申请日: | 2017-11-12 |
| 公开(公告)号: | CN207544500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29 |
| 发明(设计)人: | 黄南海 | 申请(专利权)人: | 泉州市拓迪派克电子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44C5/00 | 分类号: | A44C5/00 |
| 代理公司: | 泉州市诚得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09 | 代理人: | 赖开慧 |
| 地址: | 362000 福建省泉州市***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手环 腕带 防拆 报警线路 插扣 扣头 金属接线孔 金属接线 智能 报警电路板 报警电路 中心壳 防水 电路板 本实用新型 报警信号 闭合电路 防拆报警 警报信号 依次连接 可控制 触发 内埋 | ||
本实用新型涉及手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智能防拆手环,包括报警电路、防水中心壳、第一腕带、第二腕带、连接在第一腕带末端的插扣座、连接在第二腕带末端的插扣头,报警电路包括埋设在第一腕带内的第一报警线路、埋设在第二腕带内的第二报警线路、设置在防水中心壳内的可控制发出警报信号的报警电路板,插扣座内设置有金属接线针,插扣头内埋设有金属接线孔,当插扣头插入插扣座后,插扣座内的金属接线针插入插扣头内的金属接线孔,第一报警线路、金属接线针、金属接线孔、第二报警线路和报警电路板依次连接后形成闭合电路。本智能防拆手环在初次戴上后,智能防拆手环上的任意一处断掉,都能触发智能防拆手环内的防拆报警电路板发出报警信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智能手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智能防拆手环。
背景技术
智能防拆手环是对于某些特殊的适用人群而设计的,如监狱服刑人群、保释者、保外就医者、精神病患者、老年痴呆患者等等,用于实时对特殊人群的信息管理。目前智能防拆手环领域与本实用新型最接近的技术为2017年01月23日申请的中国专利授权公开号CN206443314U所公开的一种智能防拆手环,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由中心壳、位于所述中心壳两侧的第一腕带和第二腕带一体注塑成型,还包括:贯穿所述中心壳、第一腕带及第二腕带且用于在所述中心壳、第一腕带或第二腕带断掉时发出报警信号的防拆报警电路;设于第一腕带末端及第二腕带末端且用于将所述第二腕带扣于所述第一腕带的防拆卡扣。该智能防拆手环防拆可靠性更高。但是该智能防拆手环的缺点是只有在中心壳、第一腕带或第二腕带断掉时才触发防拆报警电路发出报警信号,防拆卡扣没有设置电路,因此若只破坏掉防拆卡扣,即可在不触发防拆报警电路的情况下拆掉手环。
实用新型内容
因此,针对上述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智能防拆手环,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实现智能防拆手环在初次戴上后,在智能防拆手环上的任意一处断掉,都能触发智能防拆手环内的防拆报警电路板发出报警信号。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智能防拆手环,包括报警电路、防水中心壳和分别可拆卸连接在防水中心壳左右两侧的第一腕带和第二腕带,报警电路包括埋设在第一腕带内且沿第一腕带长度方向贯穿第一腕带的第一报警线路、埋设在第二腕带内且沿第二腕带长度方向贯穿第二腕带的第二报警线路、设置在防水中心壳内的报警电路板,所述第一腕带末端设置有插扣座,所述第二腕带末端设置有插扣头,所述插扣座内设置有金属接线针,插扣头内埋设有金属接线孔,当插扣头插入插扣座后,插扣座内的金属接线针插入插扣头内的金属接线孔;所述第一报警线路的第一端与报警电路板电连接,第一报警线路的第二端与金属接线针电连接,第二报警线路的第一端与报警电路板电连接,第二报警线路的第二端与金属接线孔电连接,第一报警线路、金属接线针、金属接线孔、第二报警线路、报警电路板形成闭合电路。
进一步的,所述插扣座上开设有一个插入口,所述金属接线针设置在插入口内,所述插入口的内侧壁上设置有一个台阶,所述插扣头上设置有弹性插脚,弹性插脚的一端倾斜设置在插扣头上,另一端为自由端,当插扣头插入插入口时,弹性插脚的自由端下压使插扣头通过插入口,当插扣头插入插入口后,插入口内的金属接线针插入插扣头内的金属接线孔,弹性插脚的自由端抵靠在插入口内侧壁的台阶上,防止插扣头退出插扣座的插入口。
进一步的,所述防水中心壳包括底壳、和扣合在底壳上的上盖,所述上盖上开设有用于安装第一腕带的第一安装槽和用于安装第二腕带的第二安装槽,所述第一安装槽的底部设置有第一金属片,所述第一金属片通过线路连接报警电路板,所述第一报警线路的第一端与第一金属片电连接,所述第二安装槽的底部设置有第二金属片,所述第二金属片通过线路连接报警电路板,所述第二报警线路的第一端与第二金属片电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泉州市拓迪派克电子有限公司,未经泉州市拓迪派克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50092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