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防窃电电表有效
申请号: | 201721500622.6 | 申请日: | 2017-11-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7366610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15 |
发明(设计)人: | 陈媚;董加都;陈庆康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科畅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11/00 | 分类号: | G01R11/00;G01R11/2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258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防窃电 电表 | ||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表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防窃电电表,包括基板、封盖、电表主体和端子板,封盖安装在基板上,电表主体安装在封盖上,所述端子板设在基板与封盖之间形成的空腔内,所述封盖的四角均设有套管,所述套管内插装有密封杆,所述密封杆的两端分别延伸到封盖上部和基板下部且设有焊接块,所述封盖的底部两侧垂直设有侧板,所述侧板的下端水平设有导电杆,本实用新型采用密封杆对封盖进行锁定,具有牢靠的锁定效果,且将端子板保护在密封结构内,提高防窃电效果,另外还设置了蜂鸣器,在电表外壳被破坏时进行警报,进一步提高防窃电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防窃电电表。
背景技术
目前现有电表在防窃电方面主要采用压铅封的方式,将铜丝穿过铅封螺钉与上盖后压入铅块中。这种方法非常容易被破坏,将铅块挑开后取出铜丝便可旋出铅封螺钉打开电表修改内部结构,从而达到窃电的目的。并且能够非常容易的进行复原,给不法分子提供了机会,给国家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
为此专利CN200820094405.6公开了一种防窃电电表,采用锁死螺钉对外壳进行密封锁定,虽然能够保护内部结构,但是接线端板未采用密封处理,能够通过直接连接接线端的方法绕过电表,从而达到窃电的目的,而且外壳被破坏后也没有相应的警报装置,安全性不足。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防盗效果差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防窃电电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设计一种防窃电电表,包括基板、封盖、电表主体和端子板,封盖安装在基板上,电表主体安装在封盖上,所述端子板设在基板与封盖之间形成的空腔内,所述封盖的四角均设有套管,所述套管内插装有密封杆,所述密封杆的两端分别延伸到封盖上部和基板下部且设有焊接块,所述封盖的底部两侧垂直设有侧板,所述侧板的下端水平设有导电杆,所述基板上设有一对导电端子,所述导电杆与两个导电端子接触,所述基板底部设有蜂鸣器,所述蜂鸣器的正负极输入端分别通过导线与其中一个导电端子连接。
优选的,所述基板上设有凹槽,所述凹槽上方设有绝缘座,两个所述导电端子分别设在绝缘座的两侧,所述绝缘座与凹槽底部之间连接有弹簧。
优选的,所述基板的两侧均垂直设有钩板,所述钩板分别紧靠其中一个侧板设置,所述钩板和侧板相互接触的一面上均等距设有相互匹配的三角形的钩齿。
优选的,所述密封杆为不锈钢杆。
优选的,所述封盖的角部均为圆弧过渡角。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防窃电电表,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采用密封杆对封盖进行锁定,具有牢靠的锁定效果,且将端子板保护在密封结构内,提高防窃电效果,另外还设置了蜂鸣器,在电表外壳被破坏时进行警报,进一步提高防窃电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防窃电电表的正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防窃电电表的俯视图。
图中:封盖1、焊接块2、密封杆3、导电端子4、弹簧5、绝缘座6、蜂鸣器7、基板8、钩板9、侧板10、电表主体11、导电杆12、端子板13、套管14、凹槽15。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科畅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浙江科畅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50062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密度石墨烯锂电池
- 下一篇:显示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