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轧机用一中间辊结构有效
| 申请号: | 201721499992.2 | 申请日: | 2017-11-10 |
| 公开(公告)号: | CN207386159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22 |
| 发明(设计)人: | 庄松鹤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武森轧钢成套技术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1B13/02 | 分类号: | B21B13/02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430000 湖北省武汉市东湖新技术***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轧机 中间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轧机用中间辊结构,其包括上部一中间辊、下部一中间辊、用于驱动所述上部一中间辊和下部一中间辊的双腔驱动油缸以及钢带位移检测装置,所述双腔驱动油缸包括用于驱动上部一中间辊的上腔以及用于驱动下部一中间辊的下腔,所述上部一中间辊以及下部一中间辊设置在钢带的两侧,所述上部一中间辊的工作侧设置有第一锥度,所述下部一中间辊的传动侧设置有第二锥度,所述第一锥度和第二锥度的斜率为3.0‰‑6.0‰,所述锥度拐角处距离钢带边部的距离为70‑80mm,所述第一锥度和第二锥度的长度比为6∶4,所述钢带位移检测装置用于检测钢带的有效平面量。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轧机用一中间辊结构,能够避免钢带边部过分轧制,保证薄钢带的板型。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轧机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轧机用一中间辊结构。
背景技术
当前,不锈钢带是金属钢带当中使用最广泛的一款产品。目前,随着精密不锈钢带的发展,其已经进入到了高端行业,如通讯、电子、办公自动化设备等。不过,要想不锈钢带带上“精密”两个字,那么就需要采用良好的冷轧技术,最终形成厚度低于0.3毫米的精密不锈钢带。
普通的冷轧技术根本无法满足精密不锈钢带的生产需求。当前,在我国不锈钢带生产企业当中,绝大多数都是采用20辊轧机生产精密不锈钢带。该生产过程主要包括了冷轧、退火、精整,使整体的效果得到加强。
在进行不锈钢带轧制的时候,人们需要选择高品质的不锈钢材料。如果品质太低,不锈钢带就容易在轧制的时候出现的断裂等现象,给整个生产带来极大的浪费。因此,人们在实际的生产过程当中,需要选择高品质的不锈钢材料。这样子就能满足一系列的轧制加工。现在轧机主要存在以下缺陷:
①钢带越薄,其不均匀性变形的敏感性越显著,板型越难控制;
②钢带边部容易过分轧制。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轧机用一中间辊结构,一中间辊的端部设置为锥形,能够有效避免钢带边部过分轧制,保证薄钢带的板型。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轧机用一中间辊结构,其包括上部一中间辊、下部一中间辊、用于驱动所述上部一中间辊和下部一中间辊的双腔驱动油缸以及钢带位移检测装置,
所述双腔驱动油缸包括用于驱动上部一中间辊的上腔以及用于驱动下部一中间辊的下腔,所述上部一中间辊以及下部一中间辊分别设置有两个一中间辊,所述上部一中间辊和下部一中间辊之间设置有工作辊,所述工作辊的直径小于所述上部一中间辊及下部一中间辊的直径,
所述上部一中间辊以及下部一中间辊的端部均设置有锥度,所述锥度的斜率为3.0‰-6.0‰,所述锥度拐角处距离钢带边部的距离为70-80mm,所述钢带位移检测装置用于检测钢带的有效平面量。
优选地,所述锥度的斜率为5.0‰。
优选地,所述锥度拐角处距离钢带边部的距离为80mm。
优选地,所述钢带位移检测装置为位移传感器。
优选地,所述位移传感器通过数据线通讯连接有上位计算机。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轧机用一中间辊结构,其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能够避免钢带边部过分轧制,保证薄钢带的板型。锥度的锥度斜率设置能很好的保证薄钢带的板型。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轧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武森轧钢成套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武汉武森轧钢成套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49999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改进的湿式除尘装置
- 下一篇:一种基于改良烘干机的封装管烘干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