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呼吸科用气管导管有效
| 申请号: | 201721499938.8 | 申请日: | 2017-11-13 |
| 公开(公告)号: | CN208799638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30 |
| 发明(设计)人: | 李清萍;薛在利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清萍 |
| 主分类号: | A61M16/04 | 分类号: | A61M16/04;A61M31/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智则铭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73 | 代理人: | 李树祥 |
| 地址: | 261200***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固定环 保护机构 同轴装配 半圆形卡环 本实用新型 气管导管 充气管 呼吸科 主气管 套环 湿润 对称设置 患者口腔 湿润机构 防护套 上端 折叠 口腔 外部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呼吸科用气管导管,包括主体,主体上设置有可以对充气管和主气管进行固定和保护的保护机构,保护机构的下方设置有可以对患者口腔进行湿润的湿润机构,保护机构包括同轴装配在主体上端的固定环,固定环的外部同轴装配有截面为L型的套环,套环与固定环之间设置有折叠防护套,固定环的上方安装有两个对称设置的截面为L型的半圆形卡环,且两半圆形卡环与主体同轴装配。本实用新型不仅可以实现对充气管和主气管固定以及保护,而且还可以对患者的口腔进行湿润,使用方便,便于操作,使用效果强,副作用小。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呼吸科用气管导管,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紧急气管插管技术已成为心肺复苏及伴有呼吸功能障碍的急危重症患者抢救过程中的重要措施。气管插管术是急救工作中常用的重要抢救技术,是呼吸道管理中应用最广泛、最有效最快捷的手段之一。
现有的气管导管的充气管以及主气管在进行连接后容易缠绕在一起,导致相互挤压,造成供气不足,影响治疗,同时充气管以及主气管暴露在外容易导致污染物附着在气管上并进入主体,降低使用效果,现有的气管导管缺少湿润机构,病人在使用气管导管时长时间张开嘴导致口腔内壁干燥,造成口腔内壁粘膜坏死,造成不必要的副作用,降低使用效果。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提供一种既能够防止充气管和主气管缠绕,又能防止污染物附着在充气管和主气管上,还能够对口腔进行湿润的呼吸科用气管导管。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呼吸科用气管导管,包括主体,主体上设置有可以对充气管和主气管进行固定和保护的保护机构,保护机构的下方设置有可以对患者口腔进行湿润的湿润机构,保护机构包括同轴装配在主体上端的固定环,固定环的外部同轴装配有截面为L型的套环,套环与固定环之间设置有折叠防护套,固定环的上方安装有两个对称设置的截面为L型的半圆形卡环,且两半圆形卡环与主体同轴装配。
以下是本实用新型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两半圆形卡环的外圆周上靠近下端的位置与套环的内壁靠近上端的位置相对设置。
进一步优化:所述两半圆形卡环与套环相对设置的部分之间分别连接有第一弹簧。
进一步优化:所述湿润机构包括同轴装配在主体上靠近保护机构下方位置的限位块。
进一步优化:所述限位块的下端面上固定安装有环形结构的外壳,外壳与主体同轴装配。
进一步优化:所述外壳内与主体之间设置有水囊,水囊的两侧分别连接有对称设置的喷雾头,两喷雾头的一端分别延伸至外壳外一定距离。
进一步优化:所述水囊上与两喷雾头相对应的两侧分别安装有可以挤压水囊的咬块,而且两咬块分别位于两喷雾头的下方。
进一步优化:所述外壳内部底端与两咬块相对应的位置分别对称加工有两个盛放槽。
进一步优化:所述两咬块的下端面上靠近水囊的位置分别设置有凸起,两凸起分别安装在相应的盛放槽内。
进一步优化:所述两个盛放槽与两凸起之间分别连接有第二弹簧。
当医护人员完成充气管以及主气管的连接时,医护人员握住半圆形卡环并沿着水平方向向外移动,半圆形卡环沿着水平方向向外移动带动凸块沿着水平方向向外移动,凸块沿着水平方向向外移动挤压第一弹簧,当半圆形卡环沿着水平方向向外移动到合适位置时,医护人员停止移动半圆形卡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清萍,未经李清萍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49993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医用氧气袋
- 下一篇:一种可多向调节固定的气管导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