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耳鼻喉科喷药器有效
申请号: | 201721499606.X | 申请日: | 2017-11-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8017920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30 |
发明(设计)人: | 邹树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邹树勇 |
主分类号: | A61M31/00 | 分类号: | A61M3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30080 湖北省***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滑动套筒 主壳体 喷头 伤口 本实用新型 活塞 耳鼻喉科 滑动连接 拉动杆 喷药器 支撑板 药管 左壁 水平方向设置 医疗器械技术 主壳体内部 病灶部位 内部固定 内部密封 清洗效果 抽液管 单向阀 端密封 给药管 上螺纹 小幅度 药液瓶 气囊 撑开 抽液 左端 连通 喷射 医护 穿过 覆盖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耳鼻喉科喷药器,涉及瓷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包括呈L形的主壳体;主壳体内部沿水平方向设置有滑动套筒;滑动套筒内部密封滑动连接有活塞;活塞左端固定连接有拉动杆;拉动杆穿过主壳体左壁且与主壳体左壁滑动连接;滑动套筒中部下侧连通有抽药管;抽药管上螺纹连接有药液瓶;抽液管内部固定连接有抽液单向阀;滑动套筒右端密封固定连接有支撑板;支撑板底部设置有给药管。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运用气囊的扩张使医护人员更好的确定病人的病灶部位,在撑开的同时有小幅度的对伤口的清洗效果;喷头的旋转可以使药液更全面的覆盖伤口;通过药液的喷射来带动喷头的旋转可以减少药液对伤口的冲击。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喷药器是耳鼻喉科常用的一种为病人上药的工具,其主要是向耳道内、鼻腔内或咽喉这些较深的部位进行喷药。在喷药过程中,因为耳道、鼻腔内或咽喉内比较深,医护人员不能准确的确定病灶部位,因此不容易将药物准确地喷至病灶上;在给喉部喷药时,会受到喉咙位置的痰液、唾液的影响不方便喷药;在喷药的时候不能更好的控制喷药的速度以及水流的力量;力量过大时会对伤口进行冲击;普通的喷药器没有定位装置不能更好的使药液作用在病灶部位。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存在的技术不足,提供一种耳鼻喉科喷药器。运用气囊的扩张使医护人员更好的确定病人的病灶部位,在撑开的同时有小幅度的对伤口的清洗效果;喷头的旋转可以使药液更全面的覆盖伤口;通过药液的喷射来带动喷头的旋转可以减少药液对伤口的冲击力。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耳鼻喉科喷药器,包括呈L形的主壳体;主壳体内部沿水平方向设置有滑动套筒;滑动套筒内部密封滑动连接有活塞;活塞左端固定连接有拉动杆;拉动杆穿过主壳体左壁且与主壳体左壁滑动连接;滑动套筒中部下侧连通有抽药管;抽药管上螺纹连接有药液瓶;抽液管内部固定连接有抽液单向阀;滑动套筒右端密封固定连接有支撑板;支撑板底部设置有给药管;给药管穿过支撑板与滑动套筒连通;给药管上方设置有运气管;主壳体前侧底部安装有抽气泵、输气泵;运气管左侧连通有输气管、右侧连通有吸气管;右侧的吸气管与抽气泵的抽气口连通;左侧的输气管与输气泵输气口连通;主壳体右壁左下侧设置有给药装置;给药装置与给药管、运气管连通;
所诉的给药装置包括外壳体;外壳体内部上端固定连接有螺旋状的电热管;电热管的进液端与给药管连通;电热管底部设置有给药机构;电热管的出液端与给药机构配合;运气管与外壳体外壁连通;给药机构上方设置有A气囊;A气囊通过外壳体外壁与运气管连通;给药机构下表面转动连接有连接有承载壳体;承载壳体外壁套接滑动有B气囊;B气囊与A气囊左侧通过安装有压力阀的推动囊相互连通、右侧通过安装有回气单向阀的推动囊相互连通;
所诉的给药机构包括与外壳体密封滑动连接的给药模块、扇叶轮;扇叶轮与给药模块固定连接;给药模块上壁,每两个相邻的扇叶之间均开有漏液孔;给药模块外壁均匀开有与漏液孔数量一致的给药口;每个漏液孔均与相对应的给药口连通 。
进一步优化本技术方案,耳鼻喉科喷药器的给药机构给药口处安装有压力阀。
进一步优化本技术方案,耳鼻喉科喷药器给药管、运气管内部安装有限制单项阀。
进一步优化本技术方案,耳鼻喉科喷药器的药液瓶外壁设置有刻度。
本实用新型与传统喷药工具相比,其有益效果在于:
1、通过活塞与滑动套筒把药液从药液瓶取出;通过活塞向前移动可以把滑动套筒内部的药液推入给药管;抽液单向阀在抽药液使会随着活塞向左移动打开,在不抽药液时阻挡了药液的回流;
2、药液在给药管处进入电热管中;在电热管中进行加热;同时药液会在电热管出来时;会带动扇叶轮转动,消耗部分药液落下时的冲击力;压力阀可以在达到一定压强时才会连通;可以使本装置更好使药液、两个气囊更好的按照原有的轨迹运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邹树勇,未经邹树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49960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