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手扳葫芦限载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1498985.0 | 申请日: | 2017-11-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7390888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22 |
发明(设计)人: | 黄国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维大茵特起重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D3/12 | 分类号: | B66D3/12 |
代理公司: | 嘉兴永航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65 | 代理人: | 侯兰玉 |
地址: | 314423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葫芦 装置 | ||
一种手扳葫芦限载装置,包括壳体、扳手、换向棘爪、限载机构、长轴和制动器座,所述扳手与换向棘爪相连接,所述限载机构,所述限载机构和制动器座分别与长轴相连接,所述制动器座上设置有棘轮组件,所述限载机构包括限载器座,所述限载器座上设置有换向棘轮和压板,所述换向棘轮和限载器座之间设置有DU衬套,所述压板与限载器座之间设置有碟簧、止动垫圈和垫圈,限载机构的设计使得手扳葫芦在达到额定载重量时不会发生损坏,而是不能再对重物进行提升,进一步对产品进行保护,使得产品不易发生损坏。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起重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手扳葫芦限载装置。
背景技术
手扳葫芦是通过人力手动扳动扳手,并借助杠杆原理,从而获得与负载相匹配的直线牵引力,从而带动重物实现上下移动。由于手扳葫芦体积小、重量轻,因此携带和操作都很方便,适用于较小吨位的重物,现有的手扳葫芦,由于本身结构的关系,受力分布还不够优化,负载能力还不够强,运行时还不够稳定也还不够顺畅,运行过程容易对负载或者手扳葫芦本身容易造成损伤,使用寿命还不够长,手扳葫芦如果超负荷载重时,发生损坏,有可能会对周围工作人员造成危害,本实用新型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解决方案。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手扳葫芦限载装置,其具有使用方便、安全系数高和结构简单的特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手扳葫芦限载装置,包括壳体、扳手、换向棘爪、限载机构、长轴和制动器座,所述扳手与换向棘爪相连接,所述限载机构和制动器座分别与长轴相连接,所述制动器座上设置有棘轮组件,所述限载机构包括限载器座,所述限载器座上设置有换向棘轮和压板,所述换向棘轮和限载器座之间设置有DU衬套,所述压板与限载器座之间设置有碟簧、止动垫圈和垫圈,所述止动垫圈通过螺母固定在壳体上,所述垫圈设置在止动垫圈和碟簧之间。
为了更好的使用扳手,本实用新型改进有,所述扳手上设置有防滑套。
为了更好的使用壳体,本实用新型改进有,所述壳体的材质为不锈钢。
为了可以更加长久的使用壳体,本实用新型改进有,所述壳体的外表面设置有抗氧化膜。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设计新颖,结构合理,限载机构的设计使得手扳葫芦在达到额定载重量时不会发生损坏,而是不能再对重物进行提升,进一步对产品进行保护,使得产品不易发生损坏。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标号说明:1-壳体;2-扳手;3-换向棘爪;4-长轴;5-制动器座;6-限载器座;7-换向棘轮;8-压板;9-DU衬套;10-碟簧;11-止动垫圈;12-垫圈;13-螺母。
具体实施方式
为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构造特征、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详予说明。
参照附图1,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手扳葫芦限载装置,包括壳体1、扳手2、换向棘爪3、限载机构、长轴4和制动器座5,所述扳手2与换向棘爪3相连接,所述限载机构和制动器座5分别与长轴4相连接,所述制动器座5上设置有棘轮组件,所述限载机构包括限载器座6,所述限载器座6上设置有换向棘轮7和压板8,所述换向棘轮7和限载器座6之间设置有DU衬套9,所述压板8与限载器座6之间设置有碟簧10、止动垫圈11和垫圈12,所述止动垫圈11通过螺母13固定在壳体1上,所述垫圈12设置在止动垫圈11和碟簧10之间。
为了更好的使用扳手,所述扳手2上设置有防滑套。为了更好的使用壳体,所述壳体1的材质为不锈钢。为了可以更加长久的使用壳体,所述壳体1的外表面设置有抗氧化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维大茵特起重设备有限公司,未经浙江维大茵特起重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49898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带有光学雷达的控制系统
- 下一篇:一种应用于油路板的插装式压力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