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尘杯滤仓安装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721498870.1 | 申请日: | 2017-11-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8481245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12 |
发明(设计)人: | 潘景良 | 申请(专利权)人: | 炬大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7L9/10 | 分类号: | A47L9/10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家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27 | 代理人: | 陈娟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苏州市吴中经济开发区***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尘杯 滤仓 限位槽 限位块 本实用新型 安装结构 限位装置 拆卸 分离器 传统连接方式 螺栓 拆装工具 技术采用 配合连接 手动操纵 手动方式 固定架 拆装 卡入 位块 脱离 配合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尘杯滤仓安装结构,包括尘杯滤仓,所述尘杯滤仓后端通过限位装置固定,所述尘杯滤仓前端设有限位块,通过限位块与分离器固定架上设置的限位槽配合连接。本实用新型相比现有技术采用螺栓等传统连接方式,本实用新型尘杯滤仓一端采用限位装置固定,另一端通过限位块与限位槽相配合的方式连接,拆卸时通过手动方式使限位块与限位槽脱离,就可以实现拆卸,安装时,将限位块卡入限位槽中即可,连接牢靠,不需要专门的拆装工具,手动操纵即可实现拆装。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吸尘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尘杯滤仓安装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干式吸尘器分为袋式吸尘器和尘杯式吸尘器。尘杯过滤是吸尘器的主要过滤方式,大部分吸尘器都采用尘杯过滤。尘杯过滤是通过电机尘杯产生高速旋转的真空气流分离垃圾和气体,优点是不用经常更换尘袋,但吸尘完毕后,需要对尘杯内灰尘进行清理。
尘杯滤仓位于尘杯内,用于放置过滤材料,现有尘杯滤仓连接结构不牢靠,在更换过滤材料时,滤仓拆装不方便,还需要准备拆装工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尘杯滤仓安装结构,连接牢靠,不需要专门的拆装工具,手动操纵即可实现拆装。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尘杯滤仓安装结构,包括尘杯滤仓,所述尘杯滤仓后端通过限位装置固定,所述尘杯滤仓前端设有限位块,通过限位块与分离器固定架上设置的限位槽配合连接。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有益效果:相比现有技术采用螺栓等传统连接方式,本实用新型尘杯滤仓一端采用限位装置固定,另一端通过限位块与限位槽相配合的方式连接,拆卸时通过手动方式使限位块与限位槽脱离,就可以实现拆卸,安装时,将限位块卡入限位槽中即可。连接牢靠,不需要专门的拆装工具,手动操纵即可实现拆装。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所述限位装置包括滤仓后端开设的环形槽,以及安装在环形槽内的弹力条,弹力条将滤仓限定在电机壳上。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有益效果:通过弹力条的弹力,可以有效将滤仓限定在电机壳上,使滤仓端部与电机壳贴合。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所述滤仓包括外筒、内筒和位于内筒内侧的仓体;连接时,内筒壁与分离器固定架贴合形成密封。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有益效果:内筒壁与分离器固定架的密封,能够防止壳体内的灰尘泄露至外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所述尘杯滤仓外筒体上设有挂钩,与尘杯壳体上凹槽相配合,通过限位装置挂钩钩住凹槽。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有益效果:通过挂钩钩与凹槽,增加滤仓与尘杯壳体连接的牢固性,结构简易,连接牢固又便于松脱。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所述挂钩及凹槽分别设有一对。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有益效果:挂钩及凹槽设置一对,足够保证连接的牢固性,当然也可以根据需要设置多对。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所述滤仓外筒体上设有槽,所述挂钩位于外筒体槽内。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有益效果:将挂钩设置在槽内,一方面对挂钩起到保护作用,另一方面保证了壳体与滤仓的贴合度密封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所述限位块为圆柱形,所述限位槽为L形,L形末端形成有圆形槽,与圆柱形限位块相配合。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有益效果:安装时,将圆柱形限位块顺着L形限位槽插入,至槽底部,旋转分离器固定架,使限位块进入相配合的圆形槽内,可以防止限位块从限位槽内松脱。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所述仓体上均布有过滤孔。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有益效果:使气流能够进入到滤仓内,以对气流进行过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炬大科技有限公司,未经炬大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49887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吸尘器地刷及吸尘器
- 下一篇:一种应用于真空吸尘器的集尘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