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隔膜有效
申请号: | 201721497093.9 | 申请日: | 2017-11-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7765522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24 |
发明(设计)人: | 许成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九江冠力新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2/16 | 分类号: | H01M2/16;H01M2/18 |
代理公司: | 北京纽乐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10 | 代理人: | 罗莎 |
地址: | 332000 ***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无机粒子 耐热树脂 耐热层 聚乙烯微孔膜 本实用新型 电池隔膜 隔膜 耐热性 粘合剂 表面形成 负极片 粘结性 正极片 粒子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隔膜,包括聚乙烯微孔膜,所述聚乙烯微孔膜的表面形成有耐热层,所述耐热层包括耐热树脂和无机粒子,所述耐热树脂与无机粒子之间设有粘合剂,所述耐热层中所述无机粒子的体积含量在60%—80%的范围内。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使用不同尺寸大小和形状的耐热树脂和无机粒子,利用两种粒子性能互补,即保障了电池隔膜的耐热性,又提高了电池隔膜与正极片和负极片之间的粘结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池隔膜领域,具体来说涉及一种隔膜。
背景技术
锂电池由正极、负极、隔膜和电解液组成。隔膜作为锂电池四大材料之一,尽管并不参与电池中的电化学反应,但却是锂电池中的重要组件。作为锂离子电池的隔膜,以聚烯烃微孔膜为代表的隔膜,在锂离子电池中起到隔离正/负极片和提供离子传导通道的作用,其性能对锂离子电池的安全性能与电性能都有重要影响。另外,电池的容量、循环性能和充放电电流密度等关键性能都与隔膜有着直接的关系,隔膜性能的改善对提高锂离子电池的综合性能有着重要作用。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相关技术中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隔膜,耐热性能好,同时又提高了电池隔膜与正极片和负极片之间的粘结性。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隔膜,包括聚乙烯微孔膜,所述聚乙烯微孔膜的表面形成有耐热层,所述耐热层包括耐热树脂和无机粒子,所述耐热树脂与无机粒子之间设有粘合剂,所述耐热层中所述无机粒子的体积含量在60%—80%的范围内。
进一步的,所述聚乙烯微孔膜的厚度为10-25mm。
进一步的,所述无机粒子的平均粒径在1.0um以下。
进一步的,所述耐热层中所述粘合剂的重量在1%—5%范围内。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使用不同尺寸大小和形状的耐热树脂和无机粒子,利用两种粒子性能互补,即保障了电池隔膜的耐热性,又提高了电池隔膜与正极片和负极片之间的粘结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种隔膜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1、聚乙烯微孔膜;2、耐热层;3、无机粒子;4、耐热树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所示,一种隔膜,包括聚乙烯微孔膜1,所述聚乙烯微孔膜1的表面形成有耐热层2,所述耐热层2包括耐热树脂4和无机粒子3,所述耐热树脂4与无机粒子3之间设有粘合剂,所述耐热层2中所述无机粒子3的体积含量在60%—80%的范围内。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聚乙烯微孔膜1的厚度为10-25mm。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无机粒子3的平均粒径在1.0um以下。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耐热层2中所述粘合剂的重量在1%—5%范围内。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九江冠力新材料有限公司,未经九江冠力新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49709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池隔膜
- 下一篇:一种隔膜及具有该隔膜的锂电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