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车门限位器有效
申请号: | 201721496787.0 | 申请日: | 2017-11-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7485176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12 |
发明(设计)人: | 杨森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中资燕京汽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5C17/12 | 分类号: | E05C17/12;E05F1/10 |
代理公司: | 北京尚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22 | 代理人: | 鲁兵 |
地址: | 102413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扭杆轴 长臂 限位 底座 扭杆弹簧 本实用新型 车门限位器 车门板 紧固件 车门开启 方向一致 辅助机构 门限位器 扭转弹簧 汽车配件 维护方便 板平行 传统的 故障率 可转动 限位杆 车身 气压 车门 转动 电器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车门限位器,属于汽车配件技术领域,包括底座、扭杆弹簧机构、限位长臂和紧固件,其通过底座固定于靠近车身的车门板内侧,扭杆弹簧机构通过扭杆轴固定安装于底座上,限位长臂可转动的套装于扭杆轴上,套装于扭杆轴上的扭转弹簧的两端分别固定于底座和限位长臂上,紧固件将限位长臂限制在扭杆轴上,扭杆轴与车门板平行设置,限位长臂的转动方向与车门板开启方向一致。本实用新型采用扭杆弹簧机构代替传统的限位杆扭杆轴,增加了车门开启时的助力;该车门限位器省去了液压、气压、电器等辅助机构,结构简单,且稳定可靠,故障率低,维护方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配件技术领域,涉及一种限位器,具体涉及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的带有扭杆弹簧机构的车门限位器,特别适用于装甲车车门限位。
背景技术
车门限位器在民用车上已经得到很广泛的应用,目前常见的限位方式为限位块接触式和限位杆支撑限位式。传统限位块接触式结构优点在于其结构简单、可靠性高,缺点是车门开闭过程中用力过猛容易致限位块变形,甚至破坏车身表面;限位杆支撑限位式分为气弹簧推杆式、机械推杆式、液压推杆式,其虽可以节省开启过程中的人力,但推杆式结构需要辅助开启装置,且结构复杂,安装空间要求严格,可靠性差。
军用装甲车车辆注重防护性能,车门结构相对于民用车门厚重很多,民用限位器无法直接适用于军用车辆。目前军用车辆大多采用简易限位块的形式进行车门限位,这种限位块在开启车门时没有助力功能,完全靠人力开启车门;车门开闭过程中用力过猛容易致限位块变形,甚至破坏车身表面;并且一旦有异物卡入简易限位块,可能会影响车门的开启角度。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的带有扭杆弹簧机构的车门限位器。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是由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车门限位器,其通过底座(1)固定于靠近车身(8)的车门板(6)内侧,包括扭杆弹簧机构(2)和限位长臂(3),扭杆弹簧机构(2)通过扭杆轴(21)固定安装于底座(1)上,限位长臂(3)可转动的套装于扭杆轴(21)上,套装于扭杆轴(21)上的扭转弹簧(22)的两端分别固定于底座(1)和限位长臂(3)上,扭杆轴(21)与车门板(6)平行设置,限位长臂(3)的转动方向与车门板(6)开启方向一致。
上述车门限位器中,所述扭杆弹簧机构(2)还包括旋转轴套(23),扭杆轴(21)的头部(211)为直径较大的圆柱形结构,扭杆轴(21)的尾部为直径较小的扭杆(212),扭转弹簧(22)穿套在扭杆轴(21)的头部,旋转轴套(23)穿套在扭杆轴(21)的尾部扭杆(212)上。
上述车门限位器中,所述限位长臂(3)的臂体(31)一端设置轴套安装孔(32),另一端设置有弧形卡槽(33),臂体(31)通过轴套安装孔(32)可转动的套装在旋转轴套(23)上,弧形卡槽(33)用于在车门板(6)开启状态下接触车身(8)以实现限位。
上述车门限位器中,所述扭杆弹簧机构(2)还包括一紧固件(4),紧固件(4)安装在扭杆轴(21)的扭杆(212)端部,且紧固件(4)的直径大于限位长臂(3)的轴套安装孔(32)的直径。
上述车门限位器中,所述紧固件(4)包括依次套装于扭杆轴(21)的扭杆上的平垫圈(41)、弹垫圈(42)和螺母(43),平垫圈(41)直径大于限位长臂(3)的轴套安装孔(32)的直径尺寸。
上述车门限位器中,所述底座(1)包括支撑块(11)和安装座(12),支撑块(11)垂向固定于安装座(12)的下侧,底座(1)的平面端为T字形结构,固定于车门板(6)内侧。
上述车门限位器中,所述安装座(12)上设有凹槽,扭杆轴(21)的头部端设置有与安装座(12)的凹槽相匹配的凸起,该凸起与凹槽过盈配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中资燕京汽车有限公司,未经北京中资燕京汽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49678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