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集成装置及其尾气后处理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21496504.2 | 申请日: | 2017-11-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7470270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08 |
发明(设计)人: | 杨振球;李琦;宋红卫;彭威波;樊高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纳克(苏州)排放系统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1N3/20 | 分类号: | F01N3/20;F01N13/14;F04C11/00;F04C13/00;F04C2/14;F01N3/025 |
代理公司: | 苏州威世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35 | 代理人: | 杨林洁 |
地址: | 215300 江苏省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集成装置 泵壳 尾气后处理系统 本实用新型 齿轮组件 出口通道 电机机壳 喷嘴组件 泵组件 啮合 电磁屏蔽罩 电机线圈 入口通道 喷嘴 磁力罩 隔热罩 壳体 紧凑 连通 | ||
1.一种泵与喷嘴的集成装置,其中所述泵用以向所述喷嘴泵送流体介质,所述喷嘴用以向发动机的排气中喷射该流体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成装置包括壳体、至少部分安装于所述壳体内的泵组件以及与所述泵组件相配合的喷嘴组件,其中所述壳体包括位于所述泵组件的上游且与所述泵组件连通的入口通道以及位于所述泵组件的下游且与所述泵组件连通的出口通道,所述出口通道与所述喷嘴组件连通;所述泵组件包括用以驱动泵的电机线圈、与所述电机线圈相互作用的磁性体以及相互啮合的第一齿轮组件与第二齿轮组件,其中所述第一齿轮组件包括第一齿轮,所述第二齿轮组件包括第二齿轮,所述第一齿轮与所述第二齿轮相互啮合,所述壳体设有收容所述第一齿轮与所述第二齿轮的齿轮槽,所述齿轮槽的一侧设有与所述入口通道连通的进液腔,所述齿轮槽的另一侧设有与所述出口通道连通的出液腔;所述喷嘴组件包括用以驱动所述喷嘴的喷嘴线圈;
所述集成装置还包括至少部分围绕在所述壳体外的隔热罩。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热罩包括底板以及侧板,其中所述底板设有让至少部分所述喷嘴组件穿过的穿孔,所述侧板位于所述壳体的侧面且与所述壳体相间隔。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泵为尿素泵,所述喷嘴为尿素喷嘴,所述流体介质为尿素溶液。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集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成装置还设有对所述尿素泵以及所述尿素喷嘴分别进行独立控制的控制器,所述控制器包括电路板,所述电机线圈与所述喷嘴线圈均连接到所述电路板上。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集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成装置包括连接在所述出口通道与所述入口通道之间的溢流元件。
6.一种泵与喷嘴的集成装置,其中所述泵用以向所述喷嘴泵送流体介质,所述喷嘴用以向发动机的排气中喷射该流体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成装置包括泵组件以及喷嘴组件;所述泵组件包括电机机壳总成、至少部分位于所述电机机壳总成内的磁力罩组件以及与所述电机机壳总成相配合的泵壳体总成;所述电机机壳总成包括电磁屏蔽罩以及至少部分位于所述电磁屏蔽罩内的电机线圈;所述磁力罩组件包括至少部分插入所述电机线圈中的金属罩以及收容于所述金属罩内的转子;所述泵壳体总成包括位于所述泵的上游且与所述泵连通的入口通道以及位于所述泵的下游且与所述泵连通的出口通道,所述出口通道与所述喷嘴组件相连通;所述泵壳体总成还包括相互啮合的第一齿轮组件与第二齿轮组件,其中所述第一齿轮组件包括第一齿轮轴以及第一齿轮,所述第二齿轮组件包括第二齿轮轴以及第二齿轮,所述第一齿轮与所述第二齿轮相互啮合,所述转子固定在所述第一齿轮轴上;所述泵壳体总成设有收容所述第一齿轮与所述第二齿轮的齿轮槽,所述齿轮槽的一侧设有与所述入口通道连通的进液腔,所述齿轮槽的另一侧设有与所述出口通道连通的出液腔;所述喷嘴组件包括用以驱动所述喷嘴的喷嘴线圈;
所述集成装置还包括至少部分围绕在所述泵组件以及喷嘴组件外的隔热罩。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集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泵为尿素泵,所述喷嘴为尿素喷嘴,所述流体介质为尿素溶液。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集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机壳总成包括对所述尿素泵以及所述尿素喷嘴分别进行独立控制的控制器,所述控制器包括电路板,所述电机线圈与所述喷嘴线圈均连接到所述电路板上。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集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罩内还设有位于所述转子的上方的抗冻体,所述抗冻体能够被压缩以吸收因尿素结冰所产生的膨胀体积。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集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泵组件还包括收容在所述金属罩内且位于所述转子下方的弹性体,所述弹性体能够被压缩以吸收因尿素结冰所产生的膨胀体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纳克(苏州)排放系统有限公司,未经天纳克(苏州)排放系统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496504.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集成装置及其尾气后处理系统
- 下一篇:矿用防爆柴油机尾气催化器